第二单元 健康与保健及人类与生态环境
1.[六盘水中考]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哪种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 )
A.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B.食用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品
C.剩饭剩菜一定要高温加热再食用
D.尽量不吃颜色鲜艳的蘑菇
A
2.[2017·广东]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从预防传染病来看,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B
3.[2018·湖州]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病毒且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 ( )
A.艾滋病
B.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C.肺结核
D.疟疾
A
4.[2018·青岛]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 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 救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 进行治疗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 时在远心端止血
D
5.[2018·怀化]安全用药事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药越贵越安全,病人应首选贵药
B.处方药按医嘱服用
C.非处方药过期也可服用
D.中药无副作用,可经常服用
B
6.[2018·广东三模]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D
7.[2018·临沂]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
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B
8.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有关的食物链为草→鼠→狐。
(1)曲线A、C分别代表____和_____的数量变化。
(2)当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时,草、鼠和狐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________能力。
(3)如果为了获取皮毛而大量猎狐,则产生的严重后果是鼠的数量迅速______,草场中草的数量______。
狐
草
自动调节
增加
减少
9.[2017·潍坊]2017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哺乳动物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请回答:
(1)分析可知,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等特点,结合其传播途径判断该病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____;与人体细胞相比该病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
(3)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禽流感,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
流行性
呼吸道
传染源
无细胞结构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4)为验证一种新药对H7N9禽流感的疗效,实验者给感染动
物甲注射了新药,给另外一种感染动物乙注射等剂量的常规
药剂。写出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同种、相同生理特征
H7N9禽流感感染的小动物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实验
考点1 说出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a)
1.传染病的定义
由________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患传染病的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病原体
一、健康与保健
3.传染病的特点
(1)______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
(2)______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3)免疫性: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有的甚至终生不再患这种病。
【注意】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①是否有病原体;②是否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
流行
4.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__________。传染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①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必须是活体;②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体内携带病原体且能患该种疾病,如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都是传染源,而传播疟原虫的蚊子不是传染源,因为疟原虫不会使蚊子患疟疾。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______。主要有空气传播(流感等)、饮食传播(肠道传染病等)、虫媒传播(乙型脑炎等)等。
(3)________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易感人群
人或动物
途径
5.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等;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水源和粪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灭媒介动物(蝇、蚊、蚤、虱)等方法。
(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考点2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a)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空气
饮水和食物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____________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飞沫、______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蛔虫病、蛲虫病 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传播
血液传染病
打针
接触
性接触
____________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乙型肝炎、艾滋病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______、输血、伤口的感染传播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和癣 主要通过______传播
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主要通过________传播
考点3 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a)
1.(1)环境毒物: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一些医用药物及工业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有时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这些物质称为环境毒物。
(2)中毒: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
2.(1)食品卫生: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必须注意食品卫生,否则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分为以下类型:
(3)细菌性食物中毒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相比,发生率较高,死
亡率较_____。
低
考点4 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知道安全用药
的常识(a)
1.急救时,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生命。
2.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
(1)对溺水者——首先要将其转移到______。
(2)对触电者——首先要使其脱离________。
(3)对异物堵塞气管者——首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设法排除_______________。若无法清除时,应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
(4)对气体中毒病人——首先要将其转移到__________中。
岸上
电源
气管中的异物
清新空气
(5)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立即______。
(6)对被毒蛇咬伤的人,应尽可能在伤口的________5~10cm处,用带、绳、手帕或止血带结扎,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并将伤口切开,排出毒液;必要时,需及时送医院。
催吐
近心端
3.口对口人工呼吸
(1)适用范围: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人工呼吸。
(2)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
①尽可能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进行;
②保持被救者呼吸道通畅,先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③让被救者仰卧,颈下垫高,使头后仰;
④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捏着被救者的鼻孔,进行吹气。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吹气的次数要与平时的呼吸频率一致,即16~18次/分;
口对口
⑤观察反应,气吹入后,如胸廓略有隆起,则为成功;如无反应,则应该检查被救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或者方法是否得当等。
4.胸外心脏按压
(1)当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是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胸腔压力增加,间接挤压心室,使血液流向大动脉,为恢复心脏自主地有节律收缩创造条件。
(2)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必须让病人平
躺在硬平面上,先以右手的中、食指确定肋骨下缘,而后将右
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处,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再将右手置于
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掌而向下,手
指应抬离胸部。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
应每做_____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反复进
行。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可一个人做胸
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每按压心脏5次,人工呼吸
_____次。
15
1
5.安全用药
(1)用药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2)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①处方药是指要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购取并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②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可以购买的药物,标记为“OTC”。
二、人类与生态环境
考点1 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了解自
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a)
1.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全球
时间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范围
远古时期 用火不慎,使草地、森林发生火灾 局部性
农业社会时期 不合理开发土地、刀耕火种、过度砍伐森林,造成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地区性
工业革命后 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______性
2. 人口的增长
(1)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而且还接纳了人类所产生的各种________。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人口总量不加以限制,地球将无法维持人类生存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人类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废弃物
考点2 理解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b)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或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②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物质、能量的______和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
保持
恢复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输入
输出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______的,而不是绝对的。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_____,生物种类_____,
其稳定性越高。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的,若外界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
相对
复杂
越多
有一定限度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二者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1)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可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甚至毁灭。
(2)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大气、土壤的污染,森林被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动植物资源枯竭,外来物种的不合理引入,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
人为
自然
考点3 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a)
保护生物多样性
(1)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____________,我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建立了动物园、植物园,并制定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相应法律法规。
(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善待______,也就是善待____________!
珍稀动植物
生物
我们自己
我国特有的物种:特大白水银(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杉)。
记忆卡片
C
【解析】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
的途径。本题中微丝蝇是病原体,传播途径是通过蚊子感染。
C
类型一 传染病流行和预防
典例1 [2017·宿迁]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蝇,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是传染源
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
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C.微丝蝇是传播途径
D.消灭蚊子及其幼虫孑孓能
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解析】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
的途径。本题中微丝蝇是病原体,传播途径是通过蚊子感染。
跟踪训练 [2018·聊城改编]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H1N1流感,该病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__。
(3)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__(填序号)。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或蛋白质和核酸,或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传染源
②③④
⑤⑥⑦
典例2 [2017·临沂]请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病菌、病毒,我们之所以都能够健康地生活,与人体自身免疫有关。据科学网2016年1月11日援引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获新药证书。该疫苗对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达到100%,临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________。
(2)防疫部门给幼儿注射手足口病EV71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该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免疫。
【解析】 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寄生虫等属于病原体;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
跟踪训练 [2018·绍兴义乌]1955年,中国科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一种能引起沙眼的微生物“TE8”。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TE8”等类似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________(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类型二 人类与生态环境
典例 [2018·金华]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C
跟踪训练 [2018·菏泽]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与环境保护相符合的是 ( )
①坐“的士”替代坐公交出行
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③随时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
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D
类型三 急救的基本方法
典例 根据中毒机理判断,当一氧化碳中毒时,医生对病人的急救方法是 ( )
A.输葡萄糖 B.输血
C.输氧气 D.输生理盐水
【解析】 一氧化碳中毒原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机体的组织细胞缺氧死亡,所以当一氧化碳中毒时,医生对病人的急救方法是输氧气。
C
跟踪训练 如果家中有老人突然病倒,你拨打“120”急救电话时不需要说明的情况为 ( )
A.家产经济状况 B.病人基本病情
C.家庭详细住址 D.病人年龄性别
A
不理解传染病预防措施致错
典例 [邵阳中考]对患有人禽流感或疑似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错解】选B
【析错】患有人禽流感或疑似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能够散播病原体,是传染源,因此“对患有人禽流感或疑似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而切断传播途径是针对不同方式传播的疾病采取的
相应措施,比如:针对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可以戴口罩,房间注意通风等等;针对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就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餐具的消毒等等;针对蚊子传播的疾病就要防蚊灭蚊等等。
【正解】选A
跟踪训练 [2018·乐山]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清除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
D
流感发病的调查
1.调查目的
研究流感发病率和气候的关系。
2.调查对象
一般情况下,调查是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的。
3.编制调查表
编制调查表时,第一,要注意问题不宜过多,问题设计要准确明了,使被调查对象能一目了然。第二,要注意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调查时间。如本次调查可以季节为单位(如春、夏、秋、冬),也可以月为单位……下面是供参考的一张调查表,你可以直接使用它,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
流行性感冒发病时间调查表
班级 学号 性别 去年是否患过流感 去年患流感时间 备注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九
(1)
班 1 女
6 男
11 男
16 女
21 男
26 女
31 女
36 男
41 女
46 男
九
(2)
班 … …
提示:去年你是否患过流行性感冒?什么时候生病的?患过的请在相关空格内打“√”。
4.实施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第一,要尊重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的选择;第二,要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以求得对方的配合;第三,要向被调查者说明并承诺本次调查纯属科学研究所需,所有涉及个人的资料均保密;第四,随机确定调查对象。
5.数据分析
如以10个班100人为例,列出统计表。
流行性感冒发病时间统计表
调查人数 患病的
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女生
总人数
根据你的调查资料,用百分比或其他统计方法(如用直方图表示),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典例 [杭州中考]2010年5月,杭州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表中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人数 患病的
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冬季发病率较高(或男女生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必须具备流感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调查是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_______。
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
(和性别)的关系
随机抽样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