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同步测试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同步测试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26 08: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辛亥革命
自主学习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 ,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 年8月,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在成立中国同盟会。
3.1911年10月10日,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
4. 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6.改错:
(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兴中会。
(2)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主主义。
基础巩固
7.你知道桂林逸仙中学吗 这所中学是为纪念一位革命伟人而命名的。他创立了三民主义,缔造了中华民国。这位伟人是 ( )
A.孙中山 B.黄兴
C.毛泽东 D.鲁迅
8.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是指 ( )
A.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B.中国同盟会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C.中国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政治纲领
D.在与保皇派的论战中,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9.“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纲领 (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0.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是 (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自强”“求富” D.三民主义
11.武昌起义胜利后,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12.广东省的中山市、湖北武汉的中山大道和湖北宜昌的中山路,都是为了纪念 ( )
A.康有为 B.袁世凯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 )
1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D.《共同纲领》
15.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C.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D.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6.下列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武昌起义④《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17.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8.中华民国元年是 ( )
A.1905年 B.1910年
C.1911年 D.1912年
1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0.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核心是 ( )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全国地价,解决土地问题
21.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 )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22.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推翻了封建帝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祸国殃民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下去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23.辛亥革命是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发展”主要体现在 ( )
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②以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斗争
③要求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④主张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③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某邮局准备发行一系列名人明信片,要求图文并茂。邮局提供人物插图,要求一些专业人士配上人物简介(标上人物姓名、主要事迹及简评,60字左右),其中有一张画面如右图,请你按上面要求配上人物简介。
26.阅读《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民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文”指谁 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在什么时间
(2)材料中的哪三句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精神
创新升华
27.阅读下列材料: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决议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决议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一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献 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该文献是怎样来限制大总统权力的 它与封建君主制度有什么不同
第8课辛亥革命答案
自主学习
1.兴中会
2.1905 日本东京
3.武昌
4.1912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1)兴中会改为同盟会。
(2)民主主义改为’民权主义。
基础巩固
7.A解析:孙中山,名文,号选仙,广东香山人。他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成立中华民国等。故A项正确。 ’
8.C解析:中国同盟会是在兴中会、光复会和华兴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从此,中国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政治纲领。
9.B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颁布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10.D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故D项正确。而A、C两项与洋务运动相关;B项是魏源的主张。
11.D解析: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A、B、C三项均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12.C
13.C解析:题目实际考查的是:推翻帝制的是谁 我们知道是C项孙中山。A项是康有为,B项是梁启超,D项是陈独秀。
14.A
15.A解析:辛亥革命的任务是双重的,即反帝反封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不是农民战争,所以答案为A项。
16.B解析: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临时约法》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据此判断B项正确。
17.A解析: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而B、C、D三项都是辛亥革命所独有的。
18.D解析:此题很容易错选C项,19儿年是武昌起义的时间,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9.C解析: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故选C项。
20.C解析: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
2l.C解析: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三峡就是这样一个工程。
22.A解析:“胜利”即辛亥革命的功绩——推翻了封建帝制;“失败”即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3.A解析: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主要不同在于:戊戌变法不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而辛亥革命主张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故正确答案为B项。
24.D
25.参考答案:孙中山,1905年创建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解析: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鉴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本题既有其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是值得注意的热点题目之一。
26.参考答案:(1)人物:孙中山。时间:1912年1月1日。
(2)“倾覆满洲专制政府”体现了民族主义;“巩固中华民国”体现了民权主义;“图谋民生幸福”体现了民生主义。
解析: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根据材料的意思与所学知识就可回答第(1)问。第(2)问需要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作答。
创新升华
27.参考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否决总统的权力。
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可见封建君主的权力是高于法律的。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性质及与封建君主制度的区别,其最主要的区别是一个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另一个则凌驾于法律之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