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七章南方地区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概况
江 苏 省
上 海 市
浙 江 省
范围:
市、 省南部和 省北部。
上海
江苏
浙江
2. 位置
湖口
黄海
东海
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海港口众多。
3. 水运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城市
重要的地理位置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 地势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地势低平 河湖密集
活动:
1.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淡水资源,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淡水鱼
生产、生活用水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这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300万(2010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黄浦江两岸
外滩
浦东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杭州西湖位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 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图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
苏州古典园林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园林,不同的园林风格各异,漫步其中犹如在画中游。图为拙政园,建于明朝,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座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
情,使周庄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2010年,周庄接待海内外游
客5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亿多元。
水乡古镇---江苏的同里
水乡古镇---浙江的乌镇
水乡古镇---浙江的西塘
水乡古镇---江苏的甪直
戏曲、茶、丝绸、饮食
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有便捷的交通
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知识脉络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
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课堂练习
1.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
C.亚热带动物王国 D革命旅游胜地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
B
C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 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是为了( )
A.通风防潮、利干排水
B.便于拆迁,适合游牧生活
C.防寒保温
D.房顶坡度大是为了防止冬天积雪过多
5. 以下铁路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京沪线 B.沪杭线
C.京九线 D.京沪高铁
B
A
C
作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