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初读感知1.背景资料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曾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致力于改变国民精神。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现有《鲁迅全集》16卷。其代表作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2.字词整合浒鲁搞摊易错提示正音:悼念(dào diào) 女佣(yōng yòng)
辨形:“囫”字里面是“勿”,不要写成“匆”;“囵”字里面是“仑”,不要写成“仓”。√√多音字【扎】医务人员将他的伤口包扎( )得非常扎( )实。
落入蛛网的小蛾拼命地挣扎( )着。、【佣】叔叔额外给了这位纯朴的佣( )工一些佣( )金。zāzhāzháyōnɡyònɡ重难点词语词语释义——学一学追悼(zhuī dào):沉痛地怀念(死者)。
失声痛哭(shī shēnɡ tònɡ kū):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wǎn lián):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diào yàn):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碰壁(pènɡ bì):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忽然醒悟。悟,觉醒。
饱经风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碰壁饱经风霜吊唁追悼3.整体感知1. 本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 )文章,通过回忆鲁迅先生( )、( )、( )、( )这几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 )的感情。纪念性 畅谈《水浒》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怀女佣 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无比怀念、热爱和敬仰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的一语双关的句子。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段落大意课文结构二、再读课文读课文,思考问题1. 文章第一部分与后面内容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是因果关系。这部分是结果,写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接着作者触景生情地转入对鲁迅先生生前的点滴回忆,从而道出鲁迅先生受到崇敬和爱戴的原因。2. 读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表面上看伯父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3. 怎样理解“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 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于是他们对鲁迅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围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碰壁”是指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4. 试分析第?段中动作描写的作用。 这里连用八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洗、敷、扎”,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细心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面对这位毫无社会地位的受伤车夫,面对这位素不相识的受难者,“伯父”不仅小心翼翼地给他擦洗、上药、包扎伤口,而且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份,俯下身子,“半跪”下来,这充分突出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三、精读课文1.第①段中“各色各样”一词说明了什么? “各色各样”是说前来悼念伯父的人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说明鲁迅先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2.为什么说我“又羞愧,又悔恨”? “我”领悟到伯父的话是对“我”学习态度的委婉批评,所以“又羞愧,又悔恨”。3. 从第?段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以车夫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和爱护。
四、互动反馈答案示例: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地向前扑去,两手迅速地一扣。2. 选词填空。
惊异 惊奇
1.他们用( )的目光,上下打量了我几遍。
2.这件事来得这么突然,使他( )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惊奇随堂练习
惊异 1.读拼音,写词语。
dàoniàn tān kāi shuǐ hǔ zhuàn húlúntūnzǎo悼 念摊开水 浒传囫 囵吞枣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