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09年广东历史卷·21)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008年广东历史卷·21)2.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007年广东历史卷·25)3.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4.地质力学的名字正式提出是在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5.在孙中山的鼓励下,学生时代的李四光立下了“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志向。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一志向的是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6.假如你生活在清朝末期,最不可能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件是
A.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后来提前召回 B.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赴日留学
C.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的铁路通车
D.中国科学家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7.下列不属于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寻找铀矿资源,为祖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
B.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C.进行石油勘探,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研究预测地震,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防
8.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如果让你为他配音,选择的台词应是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C.“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D.“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9.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什么理论
A.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理论的推算
C.爱因斯坦的时间、空间属性理论 D.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10.牛顿在科学上获得诸多重大成就的主观原因不包括
A.谦虚好学的精神 B.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
C.前人的研究成果提供的基础 D.勤奋探索
11.“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发现的。这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人们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做出这一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12.在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该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3.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14.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说明:①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现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③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④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 ②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③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2008年宁夏文综卷·44)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2.(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7 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
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
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材料三: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洽的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2分)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客观原因。(2分)
(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2分)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2分)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参考答案
BDBBD DBCBC DDBAA
1.(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
2.(1)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2分)
(2)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潮汐现象及地球的圆扁形状;发明反射望远镜等(2分,只要两例即可)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即提供基础又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吸收了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等前人研究成果。(2分)
(3)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适合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2分)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与能量的相当性。(2分)
(4)关注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共同事业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突破陈见,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