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汇编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选择题:
1.( 2003年广东卷)?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里??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A)
2.(1995年全国卷)?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
3.(2002年广东卷)?在18世纪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A处于出超地位????B处于入超地位??C出口和进口基本持平??D由出超逐渐转为入超????(A)
4.(2004年上海卷)?进入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自恃富强,动违禁令……日形狂诞”。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打开商品市场? B扩大资本输出? ?C夺取香港诸岛? ?D巩固远东霸权?????? (A)
5.(2002年上海卷)?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D)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6.(2001年全国卷)?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C)
7.(1993年上海卷)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实力雄厚? ?B清朝腐朽衰落? ?C英军船坚炮利????D清军武器低劣 ?????????(B)
9.(2004年广东卷)?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
10(2004年广东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A)
11.(2001年广东、河南卷)?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中国海关必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A)
12.(1996年全国卷)?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C)
13.(2005江苏历史)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 B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14.(1999年上海卷)?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
15.(2004年江苏卷)?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背景相同? ?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B)
16.(2004年上海卷)?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C)??
17.(1995年上海卷)?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1864年时他们最远可到的通商口岸是? ?A九江?? ?B汉口? ??C宜昌? ?D重庆???????(B)
18. (1995年上海卷)?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A)19.(2004年春季文综卷)?下列表述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C准许华工出洋?? D开放通商口岸?????????? ??(D)
20.(2005江苏历史)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 B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2001年全国卷)?19世纪70—80年代曾经入侵我国台湾的国家是??A日本和法国???? B日本和美国 C英国、美国和法国 ???D日本、英国和法国???(A)
22.(1993年上海卷)?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政府由此向清政府勒索的白银总数是A一亿三千万两? ?B一亿七千万两?? ?C二亿两 ??D二亿三千万两????????????????(D)
23.(2004年上海卷)?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A)
24.(2004年广东卷)?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据?(A)
25.(2000年春季卷)?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C)
5.(2002年上海卷)?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A俄、德?? B德、英?? C英、美 ??D美、俄???????????????(A)
26.(1998年全国卷)?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C中国对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的税率给予优惠??D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A)
27.(1998年全国卷)?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A)
28.(1996年上海卷)?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⑤美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B)
29.(1997年上海卷)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南京??②厦门??③天津??④杭州??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C)
30.(2003年广东卷)?《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A为日本所独享? ?B为欧洲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干涉换辽”的俄、德、法所享有? ?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B)
31.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3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3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
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
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非选择题:
1.(1991年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将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回答:?1).“危机的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参考答案]1)、不是。“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禁烟运动。?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2.(1997年上海卷)?请你运用本题所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引自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材料二:“初,鸦片烟在康熙初以药材纳税。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前,每年多不国二百箱。及嘉庆元年(1796年),因嗜者日众,始禁其入口。嘉庆末,每年私鬻至三、四千箱。”道光六年(1862年)“设巡船之后,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每年二万箱)”到1837年,鸦片走私“遂至四、五万箱矣。”(同上)
? (1)就材料一、二来说,你认为鸦片烟毒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材料三:林则徐(1838年12月奉命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3月,到广东,严拿烟贩,惩办受贿官弁。)同时传谕外商“勒限呈缴”鸦片。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眼见抗拒不成,只得缴出鸦片两万多箱,“自行递禀求收”。林则徐“在虎门毁化烟土”。当时有前往观看的洋人撰文“以纪其事,大意谓天朝法令,足服人心”。“迨后各国来船……皆已绝无鸦片,唯英逆不遵法度,且肆邸张,是以特奉谕旨,断其贸易。”(引自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材料四:义律(被迫缴烟的同时)报告用功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注: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物理”,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引自《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不久,巴麦尊告知义律:“陛下政府意将派遣海军到中国海去,可能还有少量陆军”,“立即封锁广州与白河口或北京诸河”,并“有意于要永远占有”可作为英国远征军基地和商务基地的岛屿。“我希望你用心研究实现这样一个计划”的各种条件“和对华贸易有关的商人和制造家”,“对中国人实行强有力的行动”的要求。(引自《巴麦尊致义律的机密件》)
(2)就材料三、材料四所提供的情况,扼要回答:义律如何一面破坏禁烟,一面为武装侵华制造借口的?
(3)就材料三、材料四所提供的情况,扼要说明: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蓄意挑起的。
(4)学术界有“鸦片改变了中国”的论断。请你运用本题提供的全部材料,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概述这一论断的主要历史依据。[参考答案](1)英国(或洋人、外国)为掠夺财富而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朝巡海缉私船(或水师、官吏)受贿,庇护鸦片走私。(2)义律始则抗拒缴烟,继则“自行”缴烟,有“不遵法度”,暗中破坏,迫使林则徐中断中英贸易,再反诬禁烟是“侵略”,制造武装侵略的借口。(3)英国①把禁烟视为“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②把这次冲突视为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③诬禁烟是“侵略”;④义律与“对华贸易有关的商人和制造家”(或鸦片贸易利益集团)都策划用武力“迅速而沉重地打击”中国(或“对中国人实行强力行动”);⑤“有意于要永远占有”中国的岛屿,打开中国大门;⑥经过周密策划而出兵中国。(说明:如果考生对上述要点写不全,却写出下列各点:“英国侵略者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而走私鸦片”,“破坏中国禁烟的正义举措”等亦可酌情给分。)(4)鸦片流毒使中国银荒兵弱,请政府更加腐败;由鸦片走私而引起鸦片战争,结果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倾销中国,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或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资本主义列强开放);鸦片战争使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或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3.(2002年江苏、河南综合卷)?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的银荒(银贵钱贱)。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参考答案]原因:鸦片输入;战后战争赔款。社会影响: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4.(2005江苏历史)阋读下列材料: 材料—????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材料二????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文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榆之倭奴!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大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自《开罗宣言》回答: ①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6分) 答案要点:①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②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 “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要点: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③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要点:③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分) 答案要点:④认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1995年上海卷)?阅读下列材料,为划黑线部分注释????《台湾人民抗战檄文》?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大清国列祖列宗有汝有何仇乎?太后、皇上与汝有何仇乎?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①割媚倭奴②,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光绪二十一年③四月台湾誓死不与贼臣俱生之臣民公启注释:?①????????????? ??②???????? ? ③????????????????????辽东半岛、日本侵略者、1895年
6.(2004年上海卷)?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1)这首诗写与哪一年?(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案要点](1)1896年。(2)甲午战争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3)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7.(1996年上海卷)?1904年章太炎为某人70大寿做联句一副。请读后回答问题:?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1).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 。?2).当此人吸尽黎民膏血,歌庆“五十”的时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 国军队的大举进犯;而在祝其“六十”“万寿”的那一年,----------- 舰队官兵的鲜血却染红了黄海的怒涛。?????????????????? 慈禧太后、法、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