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
A.帝王纪年 B.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 D.公元纪年
2.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3.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清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 )
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 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进行裁决
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主要规定是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中的下述内容能够说明这个规定的是(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
C.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D.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6.右下图为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画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21世纪教育网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1世纪教育网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21世纪教育网
7.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基本原因是( )
A.政治目标一致 B.利益趋同 C.国际形势的变化 D.共产党的领导21世纪教育网
8.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 使中国终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屈辱历史21世纪教育网
②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21世纪教育网
③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 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9.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0.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11.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
B.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右图是1971年拍摄的照片,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酣
畅淋漓的大笑被西方记者称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
请问这会心的笑主要来自于(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交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新中国的成立
1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15.伯利克里认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假如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l万人。能够表现伯利克里观点的是( )
A.雅典的所有官职向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开放
B.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C.16.8万自由民拥有公民权
D.除3万外邦人和l万奴隶之外的约16万人拥有表决权
16.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影响( )
A.公民大会制度 B.陪审法庭制度 C.首席将军制度 D.五百人会议制度
17.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
18.古希腊罗马对世界政治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
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②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 ③雅典的奥运精神 ④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
A.议会发生了变化 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权力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掌权
20.恩格斯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这主要是指(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没有设立君主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君主没有实权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形同皇帝
D.法国总统实行独裁统治
21.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22.19世纪中期美国内战被称为“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主要是指国家统一于( )
A.一个政府 B.联邦宪法 C.两党政治 D.三权分立的政体
23.《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相似点是( )
A.都限制王权 B.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C.都体现民主原则 D.都体现中央集权原则
24.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英国内战
25.下事件最能体现巴黎公社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B.普法战争失败
C.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D.法国大革命失败
2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所指定各项措施中最能反映各阶层民众普遍愿望的是( )
A.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颁布《土地法令》
C.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D.建立红军
27.二战后至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
C.受欧美各国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D.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
28.前一段,因格鲁吉亚冲突,美俄关系空前紧张。双方领导人言辞强硬,军事上各有动作,美国军舰进入黑海,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航拉美。有人说,俄美之间将步入一种“新冷战”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美俄关系似不准确,冷战时代的时空毕竟不是今日的时空。之所以说“不准确”,下面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体系
B.现在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C.俄罗斯目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挑战
D.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9.苏联解体后,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那一项措施引起韩国、中国和朝鲜等周边国家的担忧和疑虑。( )
A.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注重日美关系
C.在欧美国家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D.军事力量不断膨胀
30.1992年9月2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C.由意识形态对峙到经济实力的抗衡 D.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赢政即位那一年(即秦王赢政元年)是公元前246年,那么材料中“二十六年”指哪一年?(1分)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根据材料,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2分)
材料三 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
材料四 (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3)请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三中的信息解释材料四中“以卑临尊”的含义。(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4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核心是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3分)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3)材料三中“边界红旗子”指什么?(2分)
(4)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3分)依据材料三,结合其实践效果,略谈你的认识。(2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影响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
材料二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员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请回答:
(1)写出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并概述罗马法的作用。(7分)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18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美法两国的什么政治文献?(2分)
(3)材料二、材料三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4分)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在实行代议制时贯彻了怎样的原则?(2分)
答案
1——30 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D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C
B
D
C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B
D
C
B
C
D
B
31、13分
(1)公元前221年。(1分)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1分)郡县制有利于集权。(1分)
(2)犬牙相入.(1分)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1分);加强中央集权。(1分)
(3)“以卑临尊”指用六百石监察二千石。(1分)秩卑的官员积极性高;(1分)便于控制。(1分)
(4)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级管理(地方行政区划)(2分);中央对地方官员进行多渠道控制;(1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分)
32、12分
(1)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或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3分)
(2)政治革命(2分)
(3)工农武装割据(2分)(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无产阶级: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3分)
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2分)。(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给分)
33、15分
(1)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等。(3分)作用:激发和调动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巩固罗马政权(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影响后世法律的制订(直接成为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4分)
(2)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材料三: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2分)
(3)材料二对美国作用:制约了权力,保障了民主;协调了矛盾,平衡了利益,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材料三对法国作用:使法国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4)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