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辛亥革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01 22: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考考你1.你注意过吗?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
这样一些名字的街道:中山路,民主路,
民族大道,民生路……这是怎么回事呢?2.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都耸立孙中山的画像,
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孙中山。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讲到: “辛亥革命志士所展现的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国父孙中山领导我们苏醒了领导我们站起来了我们富起来了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
第一个伟人!辛亥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一、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1)兴中会的成立——1894.檀香山(今夏威夷)你知道兴中会的口号吗?说一说你的理解!(2)同盟会的成立——1905.8.日本东京A.同盟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B.同盟会的纲领和目标是什么?C. 三民主义包括哪几个内容?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推翻君主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武昌起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占楚望台军械库——攻总督衙门——
占武昌——占汉口、汉阳1.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2.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成立——1912.1.1(1)成立的历史条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体现民主精神的宪法(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政治基础: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清朝统治崩溃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组织基础: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宣 统 帝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为什么后来袁世凯又能取而代之? (4)革命党人妥协退让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篡取革命果实? 根本原因 (主观)(1)帝国主义 帮助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2)立宪派、旧官僚进攻(3)袁世凯掌握实力玩弄权术原 因讨 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了,可是中国仍然深受列强的侵略,那么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巩固与拓展: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
评价的方法:判断性质  积极评价  局限性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
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
 到了。
辛亥革命的性质及意义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
义推翻了清朝统治,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5.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7.影响了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社会习俗的变迁……
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局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启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每年3月12日植树节是孙中山的纪念日)酝酿兴中会
同盟会1905
日本东京
驱除达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民权、民生)
资产阶级政党爆发 武昌起义 1911.10.10
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意义 辛 亥 革 命性质     成果     不足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章》
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1.辛亥革命是怎样推翻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的?(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