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颂扬了两位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后一位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呢?大家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先从哪里开始的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讲授新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展示材料,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在中国,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学生讨论得出:(1)中国农村人口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
(2)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农村改革以前,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不多,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农村改革的目的(展示材料,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中国农业集体化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得出:由此可见,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学生讨论得出:
(1)中国农村人口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
(2)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农村改革以前,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不多,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农村改革的目的(展示材料,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中国农业集体化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得出:由此可见,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农村改革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特点?其基础是什么?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什么?
学生阅读分析得出: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基础是土地公有制。“责”指“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权”指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利”指“剩下都是自己的”。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1978年12月24日夜里,安徽风阳县梨国公社小黄村各家的户主在村西的严立华家召开了秘密会议。20户人家除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有18户到场。会上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若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遇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千部们承担。千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最后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接上了鲜红的手印。几天后,土地便在情然无声中分下去了。
材料二:小岗农民苦千一年,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20倍之后,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与推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包干到户的做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在安徽等地的影响下,全国其他一些省市也逐渐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材料一: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
材料二:改革后的风阳花鼓词:说风阳,道风阳,改革鼓点先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全风凰。
材料三:大包千,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截至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数约672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数的9%。农村经济结构的70%都是乡镇企业创造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和表格分析,上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三年跨了三大步”证明了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反映了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证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正确的。作用是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国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材料二: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全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三:
改革前
结合材料,分析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中心环节
材料一:先是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然后采用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作为领导,我对公司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材料二:
学生讨论得出:
(1)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中心环节:増强企业活力。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材料一:通过这几年的改革,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活カ増强了,生产规模扩大了…科学发展水平提升了……作为厂长,我感到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20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00多化元的中国第一品,并在全世界获得赞誉。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归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学生讨论得出: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然后用各、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调动广大取工的生产积极性,我还采取了以接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学生讨论得出: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成果相联系,职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端新局面。
改革以前,我们的经济很不发达,农业、工业落后改革后经济迅速发展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得出:生产关系能够推动或阻码经济的发展;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会场:
结合上面图片和预习的知识回答,中共十四大作出了什么決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在十四大上作出的这一决定有何进一步的阐述?该决定的实现有何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本课小结:
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人们有了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中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么多年探索和实践向世人有力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营造未来美好的和谐社会!
(四)、课堂练习:
1、观察下图:这件事首先发生在那个地方( C)
A、北京 B、上海 C、安徽凤阳小岗村 D、深圳
2、对于下图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权
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D、逐步把国有企业缩小规模
3、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C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五)、板书设计: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
2、发展:1983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
2、意义: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