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太阳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扩大识字,并复习巩固已识的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并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积累“光明”、“温暖”、“生存”等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4.能以“我知道的太阳”为题说一段话。
5.了解有关太阳的有关知识,懂得它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并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
2.说说你知道的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理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又知道了太阳哪方面的知识?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将学生的讨论结果,概括为要点进行板书。
如:太阳离我们很远。
太阳很大。
太阳是个大火球。
我们吃的、穿的、烧的都离不开太阳。
雨、雪、风、霜的形成和太阳有关。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
4.再读课文,整理归纳板书。
小结:课文从太阳的特点和它与人类的关系两方面来写的。
三、紧扣重点,细读课文。
1.自由读1-3小节。比较这三小节写了太阳的远、大、热。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呢?
2.讨论交流。
3.小结:文章用了传说、数据、假设和比较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4.小组学习第4-8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完成练习:读一读,说说每组句子中前两句和第三句之间可以用上什么关联词?
离开我们越远的东西看上去越小。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太阳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
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离开了太阳,煤炭也是不能产生的。
6.师生合作、学生分组读课文。师读第4节第一句和最后一小节。
思考:老师读的内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在这段的写作上,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串联知识,拓展练习
1.完成词句活动室第1题词语对对碰。
2.自由选题: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1)今天真热啊!
(2)我们的校园多美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