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1 13: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版本
课题
预计课时
实际完成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课时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一课学好了,会给以后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阶段的影视作品较多,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过程;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
2.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3. 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起唱国歌。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检测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有?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共同纲领》;
选举中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
决定国旗、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的时间?
1949年10月1日。
3.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教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准备
教师提问: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
提示: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读课本,说说政协会议通过的几项主要内容。
提示:主要概括为一个纲领、两个选举、五个决定。
2.史料展示: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3.教师提问: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内容体现了《共同纲领》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的哪些内容?
提示:我国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4.学生自主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说一说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几个时间概念指的是什么。
提示:“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政协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提示: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
(一)过程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悟全国人民的喜悦之情。
2.史料展示(或者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吗?
提示:54门礼炮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当时确定的只有54个民族,后来才确定中国有56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一百多年来,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勾结封建统治者压迫中国人民的?
提示:回顾历史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劳动人民头上压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就抬不起头,更别说站起来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意义?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教师过渡:当毛主席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祖国的大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民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藏的和平解放过程。
目标导学三:西藏和平解放
1.回顾历史:请学生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汉族与藏族“和同为一家”,关系友好密切;
(2)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1727年,清朝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相关图片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过程。
提示: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做简要回答。
4.教师提问: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教师强调: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语“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因为当时我国还有港澳台地区没有实现统一,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阅读教材,和同学进行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让学生更加的专注,通过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1949年10月1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的确,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开国大典的举行,再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无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时的高瞻远瞩和非凡睿智。这为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开端,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
学生将板书记在课本的空白处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便于记忆。
当堂检测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含义是( B )
A.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C )
①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B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解放南京
4.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B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5.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 B )上。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认真完成老师所给出的题目。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使用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材料比较广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对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己分析总结,符合新课标要求。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不够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