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精析案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实验用品】
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
3、白醋、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自来水,镁条、石灰石、2%氯化铜溶液、生锈铁钉、2%碳酸钠溶液;
4、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玻璃片、白瓷板、玻璃棒。
(6)实验结论
?溶液pH
<7
=7
>7
紫色石蕊试液颜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4)实验结论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②、酸+金属 = 盐 + 氢气
③、酸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④、酸 + 碱 = 盐 + 水
⑤、酸 + 盐 =新盐 + 新酸
⑥、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尖子生笔记☆
【规律方法】
【易错点津】
【化学常识】
【拓展延伸】
1、在探究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时,使用点滴板的优点:
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药品的用量少,则可节约药品,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时可以同时完成几个实验,便于观察比较。
2、在中和反应中,使用pH计的优点:
为pH计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溶液的pH值,而且对溶液没有污染;pH试纸只能大致测量pH值,并不十分准确。
(编写要求:根据左栏的讲解内容合理设置,注意左右栏的页面要合适,以便后期排版制作)
【漫画】
题型拓展案
题型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例1】(2017·鄂州中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猜想三: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②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43. (1)NaOH + HCl═NaCl + H2O
(2)【猜想】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①溶液不变色 ②有气泡产生
【解析】(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猜想】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如果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是氯化钠,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进行实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猜想一不成立;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猜想三成立,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进行实验】溶液不变色;产生气泡
【解题策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中性溶液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当中和反应发生时,反应的程度不同,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溶液显示的颜色不同。
(编写要求:将实验课节中涉及到的常考题型做总结,每个题型精选1—2个例题,做典型例题讲解,选题时,优先选择使用本版本教材的最新中考题,但要注意不能超范围。通过典型例题,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学会做题。
选题时,鲁教版:山东、广西、四川。2018年中考后,更换部分例题,占总题数的1/3左右。)
【针对性训练1】(2017·浙江宁波)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颐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解析】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A指示剂在pH小于6.2时显黄色,则甲显酸性;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黄色,则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显碱性;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分别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绿色、黄色,可以鉴别;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最后溶液不一定显绿色,也可能显蓝色。
【答案】D
【针对性训练2】(2017·内蒙古赤峰)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__,也可能呈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_____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_
【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呈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溶液呈______
【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有剩余,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故可假设可能呈酸性后中性。
【实验验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结论是显碱性,则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氢氧根离子。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加入氧化铁后现象为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是因为盐酸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说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若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显中性。
【答案】【猜想与假设】中性(或酸性) 酸性或(中性) 【实验验证】变红 OH- 中性(或酸性) 【继续验证】酸性 Fe2O3+6HCl=2FeCl3+3H2O 无明显现象 中性
题型2、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例2】(2017·杭州改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位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〇”“”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〇表示氢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根据题意,“〇”“”表示不同离子.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后氢离子消失,则〇表示氢离子;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后氢氧根离子消失,则表示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没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溶液呈中性;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此反应的实质是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D
【解题策略】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在溶液中两种离子不能共存;2、反应后除生成的盐外,还可能有剩余的酸或碱。
【针对性训练3】(2017·北京)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答案】C
【解析】结合pH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反应开始前pH<7,溶液显酸性,应该是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
【针对性训练4】如图的微观示意图揭示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中和反应中物质的体积是守恒的
B、反应前溶液会导电,反应后溶液不导电
C、中和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中和反应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数目相等
【解析】A.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而不遵循体积守恒,故错误;B.反应后的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故错误;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属于酸,所以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该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D.在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数目相同,故正确.【答案】D.
题型3、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例2】(2017·甘肃天水)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废液.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化学式)。
【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全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答案】【作出猜想】CaCl2和HCl ②不能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 ③碳酸钙 有气泡产生【拓展与应用】①碳酸钙 ②腐蚀下水道
【解析】【作出猜想】若是反应后盐酸剩余,则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氯化氢,故填CaCl2和HCl。【实验与结论】②由于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故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③要证明含有盐酸,则可以选择碳酸钙,因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拓展与应用】①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可以应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反应完全后过滤。②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下水道的腐蚀。
【解题策略】熟记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后所得物质中生成物一定有,不需要验证,当确定反应后的成分时,只需要验证可能因过量而剩余的反应物;验证时所选试剂必须能且只能与被验证的物质发生有一定现象的反应。
【针对性训练5】(2017·黑龙江哈尔滨)(6分)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
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甲同学:A是稀盐酸;乙同学:A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2)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3)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___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6)______除去。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除去溶液中干扰离子的一般方法是: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7)_______________除去。
【答案】(1)产生气泡 (2)不能 (3)能 (4)BaCl2+ H2SO4 == BaSO4↓+2HCl (5)钠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 (6)气体 (7)沉淀或水或气体除去。
【解析】(1)观察到燃烧值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2)甲同学的实验中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就认定A为稀盐酸,其实因为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银,故不能证明A为稀盐酸;(3)乙同学的实验中先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把碳酸根离子除去,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从而证明A为稀硫酸,过程正确,能得出正确结论;(4)在实验3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5)由实验及反应物、生成物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由硝酸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6)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除去,该实验中,乙同学先将干扰离子碳酸根离子变成了气体除掉;而在选择除去干扰离子的做法中,要考虑的是把干扰离子变成沉淀、气体或水,这样都能把干扰离子除掉。
【针对性训练6】(2017·呼和浩特)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I.全部是氧化钙 II._______ III.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_____。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_____(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16.氧化钙和碳酸钙;
(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2)不成立;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也会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3)取少量剩余固体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栏目整体要求:
题型总结准确,精选例题和针对性训练,应与课节中的例题和针对性训练有区别,课节中的例题和针对性训练更偏重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考查,实验中的例题和习题更偏重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考查)
1、(2017·山东潍坊)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NaOH和KOH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
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
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答案】A
【解析】A.NaOH和KOH都是强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氧气化学性质活泼;
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盐酸易挥发,硫酸不易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
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氧化铁不与水反应。选A
2、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
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即中和反应需要满足一是反应物为酸和碱,二是生成物为盐和水.分析时需要抓住这两点进行分析.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物不是酸和碱,且生成物也不仅仅是盐和水,还生成了二氧化碳.错误.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未必是中和反应,因为反应物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如CuO+2HCl=CuCl2+H2O.错误.C、氨水是碱,可以用来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这个方案不是最佳的,因为成本以及运输等都不合适,氨水是液体,且现在使用氨水的情况很少,还是使用熟石灰或者生石灰的较多).正确.D、中和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进行判断,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等难溶性且有颜色的碱和酸反应就不需要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进行与否,而是看难溶性碱是否溶解于酸.错误.【答案】C.
3、(2017·青海中考)下列图象能止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一瓶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
C.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人稀硫酸至过量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变小,但不会小于7,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钠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硫酸钠的质量不变,D正确。
【答案】C
4、(2017·山东泰安改编)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索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③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①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②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③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④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
【答案】A
5、(2017·黑龙江绥化)火力发电厂附件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件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己知一些主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
玉米
小麦
马铃薯
pH
6~7
6.3~7.5
4.8~5.5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 。
(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 。
【解析】(1)根据数据,该土壤得PH约为5.4,故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马铃薯;(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不会造成土壤的强碱性;(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答案】(1)马铃薯 (2)熟石灰[或消石灰或氢氧化钙或Ca(OH)2] (3)二氧化硫(SO2)
6、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 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 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解析】(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如图甲,实验中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2)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试液不变色,如图乙,通过观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用紫色石蕊指示时,颜色变化是从蓝色变成红色,使用无色酚酞指示时,颜色是从红色变成无色,所以酚酞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答案】(1)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
7、(2017·江苏)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问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l)Na2SO4;(2)Na2SO4和_______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_ 产生
猜想(2)成立
方案I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___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BaCl2溶液 B.Cu C.Fe2O3
【解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呈无色;酚酞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被硫酸反应掉;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pH小于或等于7,都可证明氢氧化钠已经被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酸过量时,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方案1,: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方案2:酸过量时,开始滴加的氢氧化钠被过量的酸反应掉,溶液不能立即呈碱性,所以开始酚酞不能变红,碱性溶液过量后,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I.红;小于或等于;2NaOH+H2SO4=Na2SO4+2H2O;II.H2SO4(或硫酸);方案1:气泡;方案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C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可以选用;铜和硫酸不反应,不能选用;氯化钡和硫酸、硫酸钠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硫酸的存在,所以也不能选用。
1、(2017·湖南湘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 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
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
a.CuO b.Cu(OH)2 c.Cu d.Cu(NO3)2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 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计算: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 ,n= 。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由于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所以,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提出猜想】由于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所以猜想一溶液中的溶质是CuSO4,当硫酸过量时溶液溶质的是H2SO4和CuSO4。【实验探究】方案二:由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所以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有红色物质生成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讨论交流】A.CuSO4溶液呈弱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B.由于氧化铜、氢氧化铜都不溶于水,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所以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氢氧化铜。【拓展探究】(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164.5g+20g﹣179.6g=4.9g,n=179.6g+20g﹣189 8g=9.8g。(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
设20g的氢氧化钠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CuSO4=Cu(OH)2↓+Na2SO4
80 98
x 9.8g
解得:x=8g
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0%
(3)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由元素守恒可知:
2NaOH ∽ Na2SO4
80 142
20g×5×40% y
解得:y=71g
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5.5%。
【答案】蓝 CuO+H2SO4=CuSO4+H2O 【提出猜想】CuSO4 【实验探究】方案二:红色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CuSO4溶液呈弱酸性 ab 【拓展探究】(1)4.9g 9.8g (2)40%(3)35.5%
(编写要求:设置能力通关和巅峰训练两个层次:能力通关:设置4—5个选择题,1—2个非选择题。适合学生在学完本节后做巩固训练,以考查实验的中档题为主。巅峰训练:设置1道非选择题,属于稍难题,适合尖子生做培优提升练习用。各版本选择中考题或模拟题时,要参照使用地区进行优先选择:鲁教版:山东、广西、四川。2018年中考后,更换部分练习题,占总题数的1/3左右)
(栏目整体要求:
练习应由易到难,梯度合理,选取题目要与体现讲解例题的考查点,体现讲和练的统一,避免练和讲“脱节”)
综合提升案
知识体系
(编写要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章)的主要内容,注意要体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要总结全,不能有缺失。可用xmind-8文件直接编写,或在白纸上手写,A4纸一页)
中考专题训练:
【考向解读】
常见的酸和碱,酸碱中和反应是中考中高频考点,以反应类型的判断、逻辑推理题、探究题、图形图像题、鉴别题、除杂题、计算题等形式出现,其中以探究题出现的频率更高,且通常将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性,酸、碱、盐的知识融汇一起,题目中,几乎都会涉及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猜想与验证,此类题分值较高,在中考的占的权重较大。
【专项训练】
1、(2017?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期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解析】: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锌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的速率比铁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因此锌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短,并且最终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产生的氧气一样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答案】:AB.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与水,生成盐与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复分解反应有盐生成,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和反应指酸和碱生成盐与水的反应,但生成盐与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还有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正确,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C、复分解反应有盐生成,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有盐生成,但都是置换反应,错误,D、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正确;【答案】C
3、(2017·湖南邵阳)下列试剂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碳酸钙 D.石蕊溶液
【解析】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蓝色、紫色、红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答案】D
4、(2017·湖南邵阳)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解析】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铝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答案】C
5、(2017?玉林中考).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如下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 )
A.溶液的质量 B.稀硫酸的质量 C.硫酸钡的质量 D.溶剂的质量
【解析】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时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该反应中接触就能反应,所以产生硫酸钡沉淀质量从原点开始而不断增加直至硫酸完全反应的过程,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硫酸钡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选C。
【答案】C
6、(2017·新疆乌鲁木齐)如图所示.将液体X逐滴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可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答案】C
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SO4、CuSO4、CuO D.NaOH、HCl、Ba(NO3)2
【解析】由酸的通性可知: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碱等物质反应.由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可知,B是由硫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制取的,且能与A、C反应,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CuSO4、Na2CO3均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要求.B、KOH能与稀硫酸、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且硝酸能与K2CO3反应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且KOH、HNO3、K2CO3分别属于碱、酸、盐,故选项符合要求.C、Ba(OH)2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CuSO4不能与CuO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D、NaOH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Ba(NO3)2不能与HCl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答案】B.
8、(2017·天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 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气肥;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碳酸钙可以和胃液里的盐酸反应生成科溶性钙盐,可以做补钙剂;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石墨导电性好,可以做干电池的电极;熟石灰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1)⑥;(2)③;(3)④;(4)②;(5)①;(6)⑤。
9、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时,溶液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7;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滴入______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显________色。
10、(2017?烟台中考)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4.0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钙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3.5g氢氧化钠溶液 B.2.8g氧化铁
C.2.8g碳酸钠溶液 D.2.4g镁
【解答】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x××100%+(4.0g﹣x)××100%=4.0g×50%,
x=2.7g,
设2.7g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7g y
=,
y=1.2g,
即使之完全反应后,左盘质量增加质量为:4.0g﹣1.2g=2.8g,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质量应该增加2.8g,加入3.5g氢氧化钠溶液时右盘质量增加3.5g,加入2.8g碳酸钠溶液时右盘增加的质量小于2.8g,加入2.4g镁时右盘增加的质量小于2.4g,加入2.8g氧化铁时右盘质量增加2.8g,因此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2.8g氧化铁.
故选:B.
11、(2017·广州)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双项选择)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解析】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符号分别为K+ 、CO32— 、OH— ;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A.Ca(OH)2和B.HCl
【答案】(1)有白色沉淀 (2)K+ CO32— OH— (3)AC
12、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某同学利 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 ______(填符号); (2)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4)图中性质④属于 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_(填用途)
解:(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
(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
(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5)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性质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
故答案为:
(1)偏大;
(2)石蕊变红;
(3)HCl+AgNO3=AgCl↓+HNO3(合理即可);
(4)复分解;
(5)盐酸除铁锈(合理即可)
13、(2017?烟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的溶液呈黄色,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
(1)写出A、C、D的化学式:A 、C 、D .
(2)写出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cnjy.com
【解答】解:(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所以D是氯化钠,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A是碳酸盐,A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A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成的C也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B会与碳酸钠反应,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B是盐酸,E是氯化银沉淀,F的溶液呈黄色,所以F是氯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Na2CO3,C是NaOH,D是NaCl;
(2)反应①可以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
【答案】:(1)Na2CO3,NaOH,NaCl;
(2)复分解反应;
(3)HCl+AgNO3=HNO3+AgCl↓.
14、(2017·黑龙江哈尔滨)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
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
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
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
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
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____(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答案】(1)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②⑤,可溶的碱能与某些可溶的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③④;(2)C 两者都是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有其它的物质生成
【解析】(1)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是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是利用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是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是利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利用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是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归类如下图所示:
(2)下列实验中的A与B归为一类,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都无明显现象,需要通过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可以检验反应是否发生。
15、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方案设计】小亮、小丽、小林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设计者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预估结论
小亮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酚酞试液不变色
恰好完全中和
小丽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恰好完全中和
小林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产
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______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方案反思】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______.【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______
小林猜想正确
______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解析】(1)【方案评价】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溶液,其pH值等于7,所以可以判断小丽的方案是正确的;【方案反思】根据盐酸呈酸性,而氯化钠呈中性,其中盐酸和氯化钠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不能仅仅根据酚酞不变色就判断反应恰好完全.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仅仅根据产生了白色沉淀就判断盐酸过量.(2)【作出猜想】如果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则溶液的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所以你的猜想为溶质为NaCl和NaOH;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即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实验设计及验证】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则说明小林的猜想是正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所以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若观察到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你的猜想正确.故答案为:(1)【方案评价】小丽;【方案反思】小亮方案错误的原因:反应后的溶液如果呈酸性,酚酞试液也不变色;小林方案错误的原因:因为中和反应的产物NaCl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2)【作出猜想】NaCl和NaOH;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实验设计及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气体
小林猜想正确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16、(2017·兰州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21教育探宄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CaCl2、HC1、Ca(OH)2
你的猜想: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丁同学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正确
戊同学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 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
【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来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填一点).
【解析】:探究Ⅰ: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探究Ⅱ:我的猜想,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CaCl2、Ca(OH)2;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故答案为:CaCl2、Ca(OH)2;2HCl+Ca(OH)2=CaCl2+2H2O;
【实验设计】戊同学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正确;故答案为: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评价与反思】设计的两个方案中,戊同学的方案合理,丁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原因是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戊;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该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故答案为: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合理即可)
【答案】:探究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探究Ⅱ:CaCl2、Ca(OH)2;2HCl+Ca(OH)2=CaCl2+2H2O;
【实验设计】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评价与反思】戊;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
题型拓展案
【针对性训练】
1、【解析】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A指示剂在pH小于6.2时显黄色,则甲显酸性;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黄色,则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显碱性;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分别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绿色、黄色,可以鉴别;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最后溶液不一定显绿色,也可能显蓝色。
【答案】D
2、【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有剩余,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故可假设可能呈酸性后中性。
【实验验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结论是显碱性,则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氢氧根离子。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加入氧化铁后现象为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是因为盐酸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说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若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显中性。
【答案】【猜想与假设】中性(或酸性) 酸性或(中性) 【实验验证】变红 OH- 中性(或酸性) 【继续验证】酸性 Fe2O3+6HCl=2FeCl3+3H2O 无明显现象 中性
3、【解析】结合pH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反应开始前pH<7,溶液显酸性,应该是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
【答案】C
4、【解析】A.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而不遵循体积守恒,故错误;B.反应后的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故错误;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属于酸,所以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该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D.在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数目相同,故正确.【答案】D.
5、【答案】(1)产生气泡 (2)不能 (3)能 (4)BaCl2+ H2SO4 == BaSO4↓+2HCl (5)钠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 (6)气体 (7)沉淀或水或气体除去。
【解析】(1)观察到燃烧值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2)甲同学的实验中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就认定A为稀盐酸,其实因为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银,故不能证明A为稀盐酸;(3)乙同学的实验中先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把碳酸根离子除去,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从而证明A为稀硫酸,过程正确,能得出正确结论;(4)在实验3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5)由实验及反应物、生成物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由硝酸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6)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除去,该实验中,乙同学先将干扰离子碳酸根离子变成了气体除掉;而在选择除去干扰离子的做法中,要考虑的是把干扰离子变成沉淀、气体或水,这样都能把干扰离子除掉。
6、【解析】【猜想与假设】Ⅰ.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如果碳酸钙完全反应,则固体是氧化钙,如果碳酸钙部分反应,则固体是氧化钙和碳酸钙,如果碳酸钙没有反应,则固体是碳酸钙,因此可以假设:全部是氧化钙Ⅱ.氧化钙和碳酸钙Ⅲ.全部是碳酸钙【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其理由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产生白色不溶物;(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说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即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据此得出猜想Ⅲ不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如果稀盐酸不足以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时,即使固体中含有碳酸钙,也不产生气泡;(3)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实验现象:试管外壁发热,产生气泡;实验结论: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碳酸钙.
【答案】氧化钙和碳酸钙;
(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2)不成立;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也会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3)取少量剩余固体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1、【解析】A.NaOH和KOH都是强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氧气化学性质活泼;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盐酸易挥发,硫酸不易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氧化铁不与水反应。选A
【答案】A
2、【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即中和反应需要满足一是反应物为酸和碱,二是生成物为盐和水.分析时需要抓住这两点进行分析.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物不是酸和碱,且生成物也不仅仅是盐和水,还生成了二氧化碳.错误.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未必是中和反应,因为反应物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如CuO+2HCl=CuCl2+H2O.错误.C、氨水是碱,可以用来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这个方案不是最佳的,因为成本以及运输等都不合适,氨水是液体,且现在使用氨水的情况很少,还是使用熟石灰或者生石灰的较多).正确.D、中和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进行判断,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等难溶性且有颜色的碱和酸反应就不需要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进行与否,而是看难溶性碱是否溶解于酸.错误.【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变小,但不会小于7,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钠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硫酸钠的质量不变,D正确。
【答案】C
4、【解析】①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②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③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④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
【答案】A
5、【解析】(1)根据数据,该土壤得PH约为5.4,故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马铃薯;(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不会造成土壤的强碱性;(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答案】(1)马铃薯 (2)熟石灰[或消石灰或氢氧化钙或Ca(OH)2] (3)二氧化硫(SO2)
6、【解析】(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如图甲,实验中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2)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试液不变色,如图乙,通过观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用紫色石蕊指示时,颜色变化是从蓝色变成红色,使用无色酚酞指示时,颜色是从红色变成无色,所以酚酞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答案】(1)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
7、【解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呈无色;酚酞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被硫酸反应掉;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pH小于或等于7,都可证明氢氧化钠已经被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酸过量时,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方案1,: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方案2:酸过量时,开始滴加的氢氧化钠被过量的酸反应掉,溶液不能立即呈碱性,所以开始酚酞不能变红,碱性溶液过量后,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I.红;小于或等于;2NaOH+H2SO4=Na2SO4+2H2O;II.H2SO4(或硫酸);方案1:气泡;方案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C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可以选用;铜和硫酸不反应,不能选用;氯化钡和硫酸、硫酸钠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硫酸的存在,所以也不能选用。
【解析】由于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所以,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提出猜想】由于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所以猜想一溶液中的溶质是CuSO4,当硫酸过量时溶液溶质的是H2SO4和CuSO4。【实验探究】方案二:由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所以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有红色物质生成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讨论交流】A.CuSO4溶液呈弱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B.由于氧化铜、氢氧化铜都不溶于水,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所以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氢氧化铜。【拓展探究】(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164.5g+20g﹣179.6g=4.9g,n=179.6g+20g﹣189 8g=9.8g。(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
设20g的氢氧化钠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CuSO4=Cu(OH)2↓+Na2SO4
80 98
x 9.8g
解得:x=8g
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0%
(3)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由元素守恒可知:
2NaOH ∽ Na2SO4
80 142
20g×5×40% y
解得:y=71g
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5.5%。
【答案】蓝 CuO+H2SO4=CuSO4+H2O 【提出猜想】CuSO4 【实验探究】方案二:红色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CuSO4溶液呈弱酸性 ab 【拓展探究】(1)4.9g 9.8g (2)40%(3)35.5%
【专项训练】
1、【解析】: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锌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的速率比铁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因此锌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短,并且最终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产生的氧气一样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答案】:AB.
2、【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和反应指酸和碱生成盐与水的反应,但生成盐与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还有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正确,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C、复分解反应有盐生成,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有盐生成,但都是置换反应,错误,D、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正确;【答案】C
3、【解析】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蓝色、紫色、红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答案】D
4、【解析】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铝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答案】C
5、【解析】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时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该反应中接触就能反应,所以产生硫酸钡沉淀质量从原点开始而不断增加直至硫酸完全反应的过程,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硫酸钡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选C。
【答案】C
6、
【答案】C
7、【解析】由酸的通性可知: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碱等物质反应.由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可知,B是由硫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制取的,且能与A、C反应,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CuSO4、Na2CO3均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要求.B、KOH能与稀硫酸、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且硝酸能与K2CO3反应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且KOH、HNO3、K2CO3分别属于碱、酸、盐,故选项符合要求.C、Ba(OH)2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CuSO4不能与CuO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D、NaOH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Ba(NO3)2不能与HCl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气肥;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碳酸钙可以和胃液里的盐酸反应生成科溶性钙盐,可以做补钙剂;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石墨导电性好,可以做干电池的电极;熟石灰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1)⑥;(2)③;(3)④;(4)②;(5)①;(6)⑤。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气肥;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碳酸钙可以和胃液里的盐酸反应生成科溶性钙盐,可以做补钙剂;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石墨导电性好,可以做干电池的电极;熟石灰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1)⑥;(2)③;(3)④;(4)②;(5)①;(6)⑤。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气肥;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碳酸钙可以和胃液里的盐酸反应生成科溶性钙盐,可以做补钙剂;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石墨导电性好,可以做干电池的电极;熟石灰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1)⑥;(2)③;(3)④;(4)②;(5)①;(6)⑤。
B
8、【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做气肥;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碳酸钙可以和胃液里的盐酸反应生成科溶性钙盐,可以做补钙剂;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石墨导电性好,可以做干电池的电极;熟石灰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1)⑥;(2)③;(3)④;(4)②;(5)①;(6)⑤。
9、【解析】(1)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生成的氯化钠不水解,当恰好反应时,溶质只有氯化钠,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溶液呈中性,则pH=7;(2)根据曲线中pH和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当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时溶液呈酸性,随着滴入溶液的增加,溶液的pH增大,所以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向盐酸中滴加;(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因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呈酸性的溶质是盐酸,所以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答案】(1)等于(或=);(2)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溶液的PH由小于7到大于7;(3)NaCl;HCl;红
10、【解答】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x××100%+(4.0g﹣x)××100%=4.0g×50%,
x=2.7g,
设2.7g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7g y
=,
y=1.2g,
即使之完全反应后,左盘质量增加质量为:4.0g﹣1.2g=2.8g,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质量应该增加2.8g,加入3.5g氢氧化钠溶液时右盘质量增加3.5g,加入2.8g碳酸钠溶液时右盘增加的质量小于2.8g,加入2.4g镁时右盘增加的质量小于2.4g,加入2.8g氧化铁时右盘质量增加2.8g,因此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2.8g氧化铁.
故选:B.
11、【解析】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符号分别为K+ 、CO32— 、OH— ;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A.Ca(OH)2和B.HCl
【答案】(1)有白色沉淀 (2)K+ CO32— OH— (3)AC
12、【解析】:(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
(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
(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5)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性质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
【答案】:
(1)偏大;
(2)石蕊变红;
(3)HCl+AgNO3=AgCl↓+HNO3(合理即可);
(4)复分解;
(5)盐酸除铁锈(合理即可)
13、【解答】:(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所以D是氯化钠,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A是碳酸盐,A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A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成的C也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B会与碳酸钠反应,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B是盐酸,E是氯化银沉淀,F的溶液呈黄色,所以F是氯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Na2CO3,C是NaOH,D是NaCl;
(2)反应①可以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
【答案】:(1)Na2CO3,NaOH,NaCl;
(2)复分解反应;
(3)HCl+AgNO3=HNO3+AgCl↓
14、【解析】(1)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是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是利用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是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是利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利用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是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归类如下图所示:
(2)下列实验中的A与B归为一类,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都无明显现象,需要通过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可以检验反应是否发生。
【答案】(1)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②⑤,可溶的碱能与某些可溶的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③④;(2)C 两者都是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有其它的物质生成
15、【解析】(1)【方案评价】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溶液,其pH值等于7,所以可以判断小丽的方案是正确的;【方案反思】根据盐酸呈酸性,而氯化钠呈中性,其中盐酸和氯化钠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不能仅仅根据酚酞不变色就判断反应恰好完全.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仅仅根据产生了白色沉淀就判断盐酸过量.(2)【作出猜想】如果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则溶液的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所以你的猜想为溶质为NaCl和NaOH;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即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实验设计及验证】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则说明小林的猜想是正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所以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若观察到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你的猜想正确.故答案为:(1)【方案评价】小丽;【方案反思】小亮方案错误的原因:反应后的溶液如果呈酸性,酚酞试液也不变色;小林方案错误的原因:因为中和反应的产物NaCl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2)【作出猜想】NaCl和NaOH;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实验设计及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气体
小林猜想正确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16、【解析】:探究Ⅰ: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探究Ⅱ:我的猜想,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CaCl2、Ca(OH)2;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故答案为:CaCl2、Ca(OH)2;2HCl+Ca(OH)2=CaCl2+2H2O;
【实验设计】戊同学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正确;故答案为: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评价与反思】设计的两个方案中,戊同学的方案合理,丁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原因是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戊;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该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故答案为: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合理即可)
【答案】:探究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探究Ⅱ:CaCl2、Ca(OH)2;2HCl+Ca(OH)2=CaCl2+2H2O;
【实验设计】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评价与反思】戊;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合理即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