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同步提优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同步提优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12 13:4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重点)
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重点)
3、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重点、难点)
考点关注
1、粗盐的提纯(常考点)
2、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必考点)
3、结晶分离混合物(易考点)
知识点1、海水晒盐的过程(了解)
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析出的固体叫晶体。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海水晒盐3、问题分析(1)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不能将海水完全蒸干,以减少杂质的含量。(2)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海水晒盐的实质是蒸发结晶 ☆尖子生笔记☆【规律方法】×××××【易错点津】×××××【化学常识】×××××【拓展延伸】晶体是有一定规则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时,所形成的晶体形状不同;溶解和结晶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当溶质较少,未达到溶解限量时,溶质不断溶解;反之,溶质较多,超过了溶解限量时,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编写要求:左右栏对照讲解,根据左栏的讲解内容合理设置,四个小栏目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都设置,注意左右栏的页面要合适,根据此栏宽进行内容的编写,不要随意修改)【漫画】(不需要老师编写内容,但在写稿过程中,在应该放置漫画的地方标上漫画二字,预留4—5行空)
知识点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重点)
1、溶解限量【提示】在一定量水中,固体物质不能无限量的溶解溶解度⑴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通常是水),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⑵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⑶含义:“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含义: 20℃时,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⑷影响溶解度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规律方法】溶解性的数轴记忆法2、习惯上,把难溶物质习惯上称作“沉淀”,实际上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易错点津】【化学常识】【拓展延伸】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是物理性质,溶解性可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也可以用来判断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气体的溶解度定义:一定压强,一定温度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影响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不是所有物质都有溶解度,如酒精在水中无溶解度可言,因为酒精和水可以互溶。溶解度的大小不受溶剂的量,是否搅拌等影响。【漫画】
知识点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重点或难点)
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数形结合法)⑶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曲线溶解度曲线的特点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 ,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判断某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③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趋势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⑤判断结晶方法及晶体量的多少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规律 【规律方法】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后,如溶解度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溶解度越大,析出晶体越多。同一温度下,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时,溶解度越大,需要的水越少。【易错点津】溶解度和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性决定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反应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对应的溶剂是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对应的溶液是100g。如图⑴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较多是A;⑵①交点M表示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②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⑶由图可知:A是易溶物;⑷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⑸a、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适用于降温b、结晶;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适用于蒸发结晶;t2℃时等量溶剂中形成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析出晶体多于B;⑹A中有少量的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B中有少量的A时,应用蒸发结晶提纯B。【化学小常识】【拓展延伸】【漫画】
题型1、对溶解度概念的考察
【例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A、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是用溶解度来表示的,故A说法正确;B、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有两种情况:饱和和不饱和,而溶解度必须是在饱和状态下溶解的质量,故B说法错误;C、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就是溶解的最大程度,即已达到饱和状态,故C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溶解度就大,故D说法正确.【答案】B【解题策略】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 【针对性训练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溶剂量越多,溶质的溶解度越大B.20℃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6.5 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5 gC.搅拌可以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D.20℃时将31.6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针对性训练2】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这表示( )A.20℃时,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 B.20℃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C.100g水中最多溶解7.4g氯酸钾D.20℃时,100g水中溶解7.4g氯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题型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例3】(2017·德阳中考)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A.操作Ⅰ~操作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日用中分离除去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解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大,且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当硝酸钾中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将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溶液降低温度,此时,大部分硝酸钾会结晶析出,而氯化钠几乎完全溶解,充分冷却后,过滤,即可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答案】D【解题策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种类)。所用物质的量、是否搅拌等都不影响溶解度的大小。 【针对性训练3】(2017 吉林中考)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KCl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KNO320.931.645.853.985.5110138160202(1)KCl 和 KNO 3 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30℃时,KCl 饱和溶液中,KCl 和 H 2 O 的质量比为  ; (3)将 200gKNO 3 和 2g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90℃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cnjy.com【针对性训练4】(2017·德州中考)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 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 ④溶剂的质量; ⑤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右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温度(℃)204050溶解度/gNaCl36.036.637.0KNO331.663.985.5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②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题型3、借助于表格信息考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例4】(2017·天津中考)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氢氧化钙0.190.170.140.120.090.08①60℃时,氯化纳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②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③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④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1cnjy.com⑤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解析】:(1)A、高锰酸钾 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错;(2)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A、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3)①由表中信息可知,60℃时,氯化纳的溶解度是37.3g 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110g;②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晶体的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③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6.5%;④由题中“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所以恢复到20℃时,原来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则原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⑤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的主要物质是硝酸钾;剩余溶液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上述方法不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只能得到硝酸钾.【答案】:(1)A;(2)A;(3)①<;②Ca(OH)2;③26.5%;④减小;⑤B【解题策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结合溶解度概念判断某溶液的组成。 【针对性训练5】(2017·自贡中考)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246A.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com【针对性训练6】(2017 永州中考)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21*cnjy*com温度/℃10305070溶解度/gNH4Cl33.341.450.455.2KNO320.945.885.5110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   g.(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g.(5)某同学欲验证NH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   现象得以验证.21·cn·jy·com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题型4、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例3】(2017·达州中考)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⑴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 的方法提纯X。⑵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⑶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⑷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解析】X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Y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由图中信息可知,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Y>X=Z;t1℃时X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因此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X、Y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Z溶液中溶质、溶剂都没有变化,所以溶液质量没有变化。师原创作品【答案】 ⑴降温结晶 ⑵Y>X=Z ⑶20% ⑷Z【解题策略】由曲线图判断①“点”的意义a.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b.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c.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应用降温结晶提纯;其余均可用蒸发结晶提纯;③溶质质量分数在溶解度曲线图上表示每100g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关系,比较质量分数的大小,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点的纵坐标就表示溶质的质量,所以找“点”的高低,就能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针对性训练7】(2017·泰安中考)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针对性训练8】(2017·菏泽)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l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甲”或“乙”)(2)图2中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3)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M”或“N”)
题型4、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例3】(2017·雅安中考)高氯酸钾( 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20℃时,将 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肯定有晶体析出【解析】:A、由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6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故选项说法正确.C、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故选项说法正确.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可能是很稀的溶液,冷却至4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D.【解题策略】利用溶解度只能计算或判断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当,由于溶液是均一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可由此式计算,与实际溶液的量无关。 【针对性训练9】(2017·滨州中考)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M点的含义是   ;(3)t1℃时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充分断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针对性训练10】(2017·苏州中考)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针对性训练11】(2017·广州)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1)a点对应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
1、(2017·青岛中考)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4:5
2、(2017·威海中考)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右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20℃ 40℃
水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
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40 gNaOH溶解在l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3、(2017·重庆中考A)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4、(2017 烟台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
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5、(2017·杭州中考)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6、(2017·临沂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7、右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
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
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8、(2017 巴中中考)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2)把t3℃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3)若甲种混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甲常采用的方法是  .
9、(2017·贺州中考)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 .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0、(2017·聊城中考)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2)t2°C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  的相等.
(3)t3°C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C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11、(2017·南宁中考)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白糖 B.汽油 C.食盐 D.高锰酸钾
(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②t1℃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
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C.从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析出一定量的甲晶体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t2℃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
12、(2017 遂宁中考)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结晶.
(3)t1℃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9、(2017·东营中考)我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_____(填序号)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燕发,析出盐
B.日光照晒后,板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60℃ 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 对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参考答案
【针对性训练】
1、【解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某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是成正比的,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受溶剂多少的影响,A不正确;B项中100 g为饱和溶液的溶液质量,此溶液中溶剂的量小于100 g,所以溶解度不是26.5 g;在固体溶解的过程中搅拌可以加快固体溶解的速率,但溶液饱和后,搅拌也不能使多余的溶质继续溶解,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答案】D
2、【解析】
A、20℃时,l07.4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故A错;
B、20℃时,氯酸钾在100g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故B错;
C、缺少温度限制,故C错;
D、20℃时,l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说明在20℃时,7.4g氯酸钾溶解到l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故D正确.
【答案】D.
3、【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填:KCl;
(2)30℃时,KCl的溶解度为37g,即:30℃时,37gKCl 溶解到100g水中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KCl 和 H 2 O 的质量比为37:100;故填:37:100;
(3)由题目信息可知,90℃时,KCl 的溶解度为54g,KNO 3 的溶解度为202g,20℃时,KCl 的溶解度为34g,KNO 3 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将 200gKNO 3 和 2g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90℃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析出的晶体是硝酸钾,而氯化钾不会析出,故填:KNO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1)KCl; (2)37:100;(3)KNO3.
4、【解析】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受温度的影响;从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甲中是硝酸钾的溶液,乙中是氯化钠的溶液,乙中氯化钠全部溶解了,到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远远大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1)③ (2)①硝酸钾(或KNO3) ②不饱和溶液
5、【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A错误;
B、40℃时,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故B错误;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说明水的质量,故C错误;
D、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比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小,因此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D正确.
【答案】:D.
6、【解析】:(1)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4g;
(2)根据表格可以看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3)由固体溶解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天平;
(4)由图可知,降温至10℃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达到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即: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铵33.3g,此刻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33.3g;
(5)由图象可知,水中加入氯化铵后,U型管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说明氯化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吸收热量;
【答案】:(1)50.4;(2)KNO3;(3)天平;(4)133.3g;(5)A.
7、【解答】解: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有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故B错误;C、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②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故C错误;D、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答案】D.
8、【解析】(1)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图l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甲;(2)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图2中P点表示的意义30℃时,M、N的溶解度相同。(3)由图1可知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小,所以M是甲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
【答案】(1)甲;(2)30℃时,M、N的溶解度相同。(3)N
9、【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2)M点的含义是: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
t1℃时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充分断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7.5%(4)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最大,A有固体析出,C的不变;
【答案】:(1)B>A=C;
(2)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
(3)37.5%;(4)B>C>A;
10、【解析】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名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63.9g的硝酸钾在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能溶解31.9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3.9g÷163.9g×100%=39.0%;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11、【解析】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溶解度变大,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发生变化,其质量分数不变;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即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剂。
【答案】(1)饱和 (2) (3)不变 (4)增加溶剂
1、【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甲物质的溶解度为较大,而且随温度降低溶解度迅速减小,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甲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3:5;
【答案】AC
2、【解析】A、由题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温度、不同溶剂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因此,温度、溶剂的种类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在酒精中溶解能力较差;C、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40℃,氢氧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为40g,则40 gNaOH溶解在l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D、40℃降温至20℃,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幅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减小的少,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
【答案】D
3、【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Y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所以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Y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故A错误;B、通过推导可知,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b,所以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C、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t3℃时,Y物质的溶解度大于X物质的溶解度,所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4、【解答】: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D错误.
【答案】D.
5、【解析】:A、由硫酸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10℃~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于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7g,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7.7g硫酸镁固体,10℃时,72.3g水最多能溶解的硫酸镁的质量小于27.7g,则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7.7%,故选项说法错误.
C、5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9.0g,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9.0g硫酸镁固体,该温度下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0g:100g=49:100,故选项说法正确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6、【解答】解:A、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 至20℃,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B错误;C、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C错误;D、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所以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7、【解析】: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KNO3、NaNO3的溶解度相同,此温度下KNO3、NaNO3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如不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故A错误;
B、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B错误;
C、由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NaNO3固体的溶解度是8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T1℃时,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80g,加入620g水可配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故C正确;
D、由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
【答案】C.
8、【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把t3℃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种混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甲常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答案】:(1)相等;(2)乙;(3)降温结晶.
9、【解析】: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A、C;
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③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乙试管内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①是A、C;②蒸发结晶;③有晶体析出,不饱和.
10、【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
(2)据图可以看出,t2°C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相等,.
(3)t3°C时,a的溶解度为50g,故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4)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3°C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答案】(1)c.(2)b.(3)不饱和.(4)A.
11、【解析】(1)降低水的硬度方法有蒸馏和煮沸,考虑到反应装置和成本,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白糖、食盐和高锰酸钾都可以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而汽油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形成溶液;(3)①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随着温度升高,丙曲线呈下降趋势,因此随温度升高丙溶液溶解度下降;②溶液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t1℃时,甲的溶解度为 20g,乙的溶解度大于 20g,因此向 100g 水中分别加入20g 甲和 20g 乙,能形成饱和溶的是甲;③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50g,则甲的质量分数= ×100% = ×100%≈33.3%,因此 A 选项错误;B.甲和乙溶液的质量没有给出,无法计算分别析出多少晶体, 无法比较。因此B选项错误;C.结晶后剩余的母液都是饱和溶液,在同个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因此 C 选项错误;D. t2℃时,甲>乙>丙,当这三种溶液都为饱和溶液时,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质质量分数>丙溶质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100%,当溶质质量相同时,甲溶液质量<乙溶液质量<丙溶液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则需要水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1)煮沸 (2)B (3)①丙 ②甲 ③D
12、【解析】:(1)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2)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3)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甲.
【答案】:(1)=;(2)蒸发;(3)甲.
9、【解析】(1)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越高,产率越高,所以选海边的井水较好。(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燕发,析出盐,由于是常温,溶解度不变。(3)①60℃ 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g÷(100g+50g)×100%=33.3%;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温度高于或低于6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降低温度。②20℃ 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称为易溶。故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60℃时,三种物质可能均能完全溶解,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答案】(1)②(2)A(3)①33.3% ABCD ②AC
备用题
(2017 广西北部湾中考)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B (填序号)
A.白糖 B.汽油 C.食盐 D.高锰酸钾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丙
②t1℃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甲
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填序号)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C.从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析出一定量的甲晶体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t2℃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
【解析】(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所以白糖、高锰酸钾、食盐在水中都能形成溶液,故选:B;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
②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g,所以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甲;
③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A错误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
C.从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析出一定量的甲晶体后,恒温蒸发溶剂时,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1)煮沸(2)B(3)①丙②甲③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