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动物的生长时期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1 22: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浙教版七年级下—1.3动物的生长时期
知识点详解
一、动物的生长时期
人的生长时期
人的生长时期一般要经过六个时期: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死亡。
青蛙的生长时期
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受精卵:春末夏初,雌雄蛙经过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长发育就开始了。受精卵上面的颜色偏深,能吸收较多能量,利于发育。
蝌蚪:受精卵在胶质的膜内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成蝌蚪。蝌蚪初期头部两侧有外鳃,呼吸;有一条长而扁的尾,游泳。蝌蚪进一步发育,外鳃消失长出内鳃,此时蝌蚪内外结构都和鱼很相似。
幼蛙:约40天后,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开始用肺呼吸。
成蛙:成蛙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回到水中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蝌蚪与成蛙的不同点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
蝌蚪 水中 尾 游泳 鳃
成蛙 水、陆两栖 四肢 游泳、跳跃 肺和皮肤

(3)变态发育:从成体到幼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家蚕的生长时期
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像家蚕那样,从幼体到成体出现了蛹期,幼体和成体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称为完全变态发育。类似还有苍蝇(蛆)、蚊子(孑孓)、蝴蝶(毛毛虫)等。
蝗虫的生长时期
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
(2)不完全变态发育:像蝗虫那样,不经历蛹期,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类似还有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





二、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动物的生殖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其中以有性生殖为主。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别在于: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能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因此有性生殖能使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现象,利于物种进化;而无性生殖产生的个体的遗传物质与母本相同,能保持母本的一致性。
1、有性生殖
(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生殖方式成为有性生殖。
(2)雄性动物产生精子,雌性动物产生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绝大多数都进行有性生殖。
(3)受精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按受精方式的不同,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
①体外受精:雌雄个体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排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鱼类、两栖类等。
②体内受精:雌性动物的卵细胞成熟后不排出体外,通过交配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完成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4)生殖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按胚胎发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种。
方式 卵生 胎生 卵胎生
概念 受精卵在母体外进行发育 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 受精卵虽然在母体内发育,但其营养仍主要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物质供给
发育场所 母体外 母体子宫内 母体内
营养来源 卵细胞一般较大,含卵黄较多,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初期卵黄,后期主要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 卵细胞中的卵黄
常见动物 昆虫、鸟类、绝大多数的爬行类、鱼类、低等哺乳类如鸭嘴兽 绝大多数哺乳类 鲨、蝮蛇


2、无性生殖
像变形虫或草履虫的分裂生殖和水螅的出芽生殖那样,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典例剖析
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胚胎 B、蝌蚪 C、受精卵 D、幼蛙
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青蛙是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B、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成青蛙
C、雌雄成蛙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D、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
3、“试管婴儿”与“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4、蝗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中的典型代表。关于蝗虫的生殖、发育和身体结构特点的叙述,最为确切的是( )
发育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 B、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D、幼虫与成虫结构上的差异很大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B、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部或主要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提供营养
C、人的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D、卵胎生的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物质
6、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7、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
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8、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 ℃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
(3)若将14℃和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 。
(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
9、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 发育,家蚕在 时期进食大量的桑叶,作茧时吐丝较多。
(2)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 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4)实验过程中,应以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5)如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相对合理的是 。




(6)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10、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1)查阅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可知,自来水除了去除有害杂质外还加入了氯气作为消毒剂。从实验结果看,B组孵化率明显较低,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2)如果B组的孵化温度改为22~25℃,要提高B组孵化率可以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
(3)从探究实验的要求来看,上述实验的设置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C 7.D
8.(1)26 (2)上升 下降 (3)已死亡
9.(1)完全变态 幼虫 (2)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叶子的形状、颜色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③
(4)桑叶和其他植物叶 (5)D (6)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10.(1)①自来水中氯气对蛙胚胎发育有影响;②自来水温度偏低
(2)自来水改为池塘水 (3)实验中有水源和水温两个变量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