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同步提优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同步提优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12 14:1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三节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重点)
2.通过学习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重点)
考点关注
1、金属生锈的条件。(常考点)
2、防止生锈的方法。(易考点)
知识点1、导致金属锈蚀的因素(重点)
生锈的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干燥试管放入铁钉,塞紧橡皮塞。(可加入少量干燥剂)
探究实验二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铁钉全部浸没 在水中。(可滴加几滴植物油)
探究实验三: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水中。
放置七天后,铁钉生锈情况如图:
分析:
铁生锈的条件:
铁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Fe2O3 · XH2O很疏松,易吸水,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如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使铁全部被腐蚀。
☆尖子生笔记☆
【规律方法】
1、探究实验中要遵循控制变量的原则;探究生锈条件通常用“反证法”,如:缺少氧气不生锈,则证明生锈需要氧气。
2、铁生锈实际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的反应,是缓慢氧化,不易觉察。
3、铁锈是混合物,铁生锈的过程不是化合反应,铁锈也不是氧化物。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的溶液反应生成可溶盐和水,因此,常用盐酸、硫酸除铁锈。
【化学常识】
1、常温下,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地球上的金属紫玉除金、银外以单质存在外,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见的含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菱铁矿等。
知识点2、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重点)
1、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1)隔绝空气或氧气 (2)隔绝水
具体方法:
①“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致密的氧化膜)
②“打强心针”——在铁中加入其它金属改变其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
2、防止铁锈蚀的主要措施:
①保持钢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镀金属保护层:如镀锡、镀锌、镀铬等;白铁皮镀锌,马口铁镀锡, 钢圈镀铬、镍。
③涂非金属保护层:如喷涂油漆、涂防锈油、在脸盆、杯子表面烧涂搪瓷、用橡胶或塑料包在钢铁表面。
④形成氧化膜保护层:枪套上形成四氧化三铁、 锯条上的烤蓝。
⑤在钢铁里加入金属或非金属形成耐腐蚀合金:如不锈钢(加Cr、Ni)
【拓展延伸】
1、搪瓷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在金属表面进行瓷釉涂搪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搪瓷制品不仅安全无毒,易于洗涤洁净,可以广泛地用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
2、钢铁制品表面处理的一种防腐蚀的工艺。原理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四氧化三铁内层氧化亚铁。
知识点3、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重点)
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⑴、防止金属的腐蚀
⑵、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⑶、合理有效开采矿物
⑷、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①金属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金属资源不断减少,因此必须保护金属资源
②废旧金属的随意丢弃,不仅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还导致污染环境。
3、废旧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汞、镉、铅、锰等重金属的最大特点是在自然界中不能降解,只能转移,在人体能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会造成慢性中毒,最终可能导致生物体死亡。
【拓展延伸】
1、回收一个废气的铝制易拉罐比制造一个新的易拉罐节省大约20%的成本,同时节约90%~97%的能源。
2、加强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并循环利用废旧金属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题型1、金属锈蚀的条件、快慢的考察
【例1】(2017·青岛中考)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
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解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不易于生锈; 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
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选B
【答案】B
【解题策略】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必须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才能生锈,而且,温度、湿度、成分、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的存在等因素都会加速铁的锈蚀。
【针对性训练1】(2017·来宾中考)如图所示,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处(填“a”、“b”或“c”),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针对性训练2】(2017·河北中考)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甲     乙    丙     丁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题型2、金属生锈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例2】某些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可以吸收氧气和水分,防止食品变质,称为“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
A.碳粉 B.铁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解题策略】铁生锈消耗氧气,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生锈放热,可用来做热源等。
【针对性训练3】(2017·东营中考)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人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暇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针对性训练4】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生活中,人们利用铁生锈原理制作“暖宝宝”,“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原理就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出热量. (1)“暖宝宝”中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2)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3)钢铁锈蚀的危害很大,请你列出两种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
题型3、减缓生锈的方法
【例3】(2017·青岛中考)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解析】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能防止铁与水分接触,能防止铁锈蚀,故选项防锈措施正确. B、用盐水清洗菜刀,盐水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故选项防锈措施错误. C、铁锈很疏松,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能防止铁锈蚀,故选项防锈措施正确.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防止铁锈蚀,故选项防锈措施正确
【答案】B
【解题策略】减缓生锈的方法是隔绝氧气和水,
【针对性训练5】(2017·淮安中考)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针对性训练6】(2017·福建中考)下列四支试管小,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实验探究案(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
【例题】(实验探究题)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 .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 .
(4)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答一点即可)
【解法策略】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占1/5,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铝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氧化物保护膜。
1、(2017?福建中考)下列四支试管小,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2、金属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热的稀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3、(2017·益阳中考)根据你所具备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铁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4、(2017?沈阳中考)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5、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博物馆保存枪支大炮等铁制文物的是(  )
 ? A.定期用湿布擦拭铁制文物
 ? B.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文物
 ? C.保持文物储存室内空气的干燥
 ? D.在铁制文物表面涂抹一层保护物质
6、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放有一根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无法判断
7、(2017·达州中考)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⑴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⑵黄金能压制成金箔,主要是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 性。
⑶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17?葫芦岛中考)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1)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做了如图三个对比实验,一周后,B、C中无明显现象,A中的现象是   、   ,实验证明,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铁制品锈蚀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今年,我市投放了若干辆共享单车,制造这种自行车使用了大量的铁合金,该合金与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2017·桂林中考)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图示
生锈时间
8min
较长时间不生锈
5min
3min
1min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  (填“慢”或“快”);在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
(2)请指出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
(3)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   .
(4)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  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  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实验记录】
铁锈样品的质量/g
装置B的质量/g
装置C的质量/g
反应前
23.2
232.4
198.2
反应后
/
239.6
211.4
(5)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xOy?nH2O表示,则n=  ;若缺少D装置,x:y的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用图2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
①O2②水③CO2④O2和CO2⑤CO2和水⑥O2和水⑦O2、CO2和水
至少需要选用   (填数字序号),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
(7)请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针对性训练】
1、【解析】: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因b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反应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答案】:b;Fe2O3+3H2SO4═Fe2(SO4)3+3H2O
2、【解答】解:甲试管的铜片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氧气有关;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水有挂;丁中的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了铜的锈蚀与二氧化碳有关.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实验甲与丁的对比得出:铜的锈蚀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
故选B.
3、【解析】A.纸袋内的铁粉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在氯化钠的作用下,锈蚀速率加快,但是集气瓶内无需事先加入少量的水,故错误; B.进入广口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也就是广口瓶内氧气的体积,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8mL÷242mL×100%≈19.8%,故正确;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铁粉锈蚀可将广口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则实验结果就与拉瓦锡实验的结果十分接近,故正确; D.拉瓦锡的实验中用到的药品是金属汞,汞有毒;而该实验中用到的是铁粉、活性炭粉、氯化钠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正确.
【答案】A
4、【解析】(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 (2)氯化钠是盐类物质,能加速铁的锈蚀;(3)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是涂油能减缓铁的锈蚀;
【答案】(1)水,氧气; (2)加速铁粉的锈蚀; (3):刷漆,涂油
5、【解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A.定期用清水清洗会加快铁的锈蚀; B.让观众触摸,观众手上的汗液(含有氯化钠、水等)会沾在铁剑上,加快铁的锈蚀; C.盐水不与铁锈反应,且盐水会加快铁的锈蚀;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铁剑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隔绝了氧气和水,可防止其锈蚀.
【答案】D
6、【解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A、缺少氧气,不易生锈;B、缺少氧气,不易生锈;C、同时与水、氧气接触,易生锈;D、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故选D。
【答案】D
实验探究案(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
【解析】实验①中没有水,实验②氧气,①②均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充分接触;
(1)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则空气中的氧气全部被消耗,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内,进入的水的体积等于原试管内氧气的体积,故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1/5;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两种现象来判断。消耗氧气的体积不同,则液面上升的程度不同;
(3)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里面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可以对废旧金属加以回收利用,合理开采金属资源,积极使用金属的替代品等
【解法策略】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占1/5,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铝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氧化物保护膜。
1、
【解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A、缺少氧气,不易生锈;B、缺少氧气,不易生锈;C、同时与水、氧气接触,易生锈;D、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故选D。
【答案】D
2、【解析】铝合金门窗变暗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不能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否则会把氧化铝薄膜去掉,起不到保护作用了,A项错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桶被腐蚀,B项错误;用盐酸除水垢时,不能长时间浸泡,否则水垢除掉后,盐酸再与铝反应,铝壶被腐蚀,C项错误;刷漆或涂油使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与氧气、水隔绝,以达到防锈的目的,D项正确。
【答案】D
3、
【解析】:A 没有水蒸气;B 没有氧气;C 既有水蒸气又有氧气;D 没有氧气。
【答案】:C
4、
【解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不能与氧气、水分能充分接触,生锈速度最慢.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能与氧气、水分能充分接触,生锈速度较快.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铁制品的生锈速率较慢.
D.在呈酸性的潮湿、疏松的土壤中,铸铁管道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同时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生锈速度最快.
【答案】A.
5、
【解析】:A.用湿布擦拭铁质文物,会导致铁制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错误.
B.观众手上有汗液﹣﹣水和盐分,触摸铁制品时能够促进铁制品生锈.正确;
C.空气干燥,水蒸气含量低,铁制品不容易生锈.正确;
D.在铁制品外表涂抹一层保护层可以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从而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正确
【答案】A
6、
【解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A处氧气充足但是水分相对较少,C处水分充足,但是氧气相对不充分,故AC处生锈都较慢;B处与氧气、水接触都最充分,最易生锈。
【答案】
7、
【解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发生反应;黄金能压制成金箔,主要是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向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会先置换出银,后置换出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是过量的,溶液中的银离子和铜离子全部被置换出,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铁、铜、银;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 Cu+Fe(NO3)2。
【答案】⑴氧气、水 ⑵延展 ⑶①铁、铜、银
②Fe+Cu(NO3)2= Cu + Fe(NO3)2
8、
【解析】:(1)一周后,B、C中无明显现象,A中的现象是铁丝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实验证明,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铁制品锈蚀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3)铁合金与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等.
故填:(1)铁丝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氧气和水蒸气;(2)Fe2O3+3H2SO4═Fe2(SO4)3+3H2O;(3)硬度大,耐腐蚀等.
 【答案】:(1)铁丝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氧气和水蒸气;(2)Fe2O3+3H2SO4═Fe2(SO4)3+3H2O;(3)硬度大,耐腐蚀等
【解析】:(1)对比实验1和实验4,实验3和实验5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快;对比实验1、2、3可知,铁钉在酸性环境中锈蚀较快;故填:快;酸性;
(2)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该装置中没有将其处理;故填:;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先通入CO一段时间,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故填: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4)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这说明了反应后有水生成,说明铁锈中含有氢元素,也就是铁锈蚀的过程中有水参与;故填:氢;水;
(5)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xOy?nH2O+yCOxFe+yCO2+nH2O,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设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w,则
FexOy?nH2O+yCOxFe+yCO2+nH2O
28y 44y
w 13.2g
w=8.4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铁的质量为:23.2g+8.4g﹣13.2g﹣7.2g=11.2g;
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所以23.2gFexOy?nH2O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含有“H2O”部分质量为7.2g;则余下的氧元素质量为:23.2g﹣11.2g﹣7.2g=4.8g
则:x:y:n=:: =2:3:4,则FexOy?nH2O的化学式为Fe2O3?4H2O.
D装置中的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防止了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被装置C吸收而造成质量偏大,若没有装置D,则装置C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质量偏大,由此计算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导致氧元素的质量偏大,x:y的值偏小;故填:4;偏小;
(6)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应该选择这样几组实验:④O2和CO2;⑤CO2和水;⑥O2和水;⑦O2、CO2和水四组实验进行对比;故填:④⑤⑥⑦;
(7)由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可以推测,是镁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碱式碳酸镁;故填:6Mg+3O2+4CO2+2H2O=2Mg3(OH)2(CO3)2.
 【答案】:(1)快;酸性;
(2)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3)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4)氢;水;
(5)4;偏小;
(6)④⑤⑥⑦;
(7)6Mg+3O2+4CO2+2H2O=2Mg3(OH)2(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