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二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说明:
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所有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完毕只需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这段诗歌说明了 ( )
A.分封的目的 B.分封对象的主体
C.分封的依据 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 )
A.王位世袭制确立 B.分封制确立 C.宗法制形成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3.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5.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宋朝开始,曲子词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
B.明代传奇剧逐渐形成了海盐、昆山等四大声腔
C.清朝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
D.京剧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7.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
A.游牧文明 B.铁器文明 C.电气文明 D.工业文明
8.下列机构与少数民族聚居有关的是 ( )
①西周分邦建国的“鲁” ②秦朝设置的“道”
③唐代推广的“羁縻府州” ④元帝国确定的“江浙行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1.荣氏家的保兴面粉厂在开办起来后,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这件事表明 ( )
A.清朝是一个没有民主法制的政权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封建势力排斥一切新兴事物 D.资产阶级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能
12.某生分析下图,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 )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农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3.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14.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15.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 )
A.梭伦 B.柏拉图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16.“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7.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18.这是“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正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该“运动”是指 (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9.观察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下列选项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20.“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21.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D.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2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C.《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3.“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24.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持内阁工作 B.只对皇帝负责 C.由议会选举产生 D.任期由皇帝决定
25.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与美国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定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0分。
26.(8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3分)
27.(18分)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3分)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5分)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28.(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 (中国的)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②,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材料三 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在华传教士建立了通信联系的欧洲学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是法国人弗雷莱。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①
(注:①18世纪欧洲“中国热”,由兴起到衰落的百余年间,大体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1661-1799年)。②“哲学家”,在18世纪的法语中,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的看法及其各自的理由。(6分)
(2)结合清朝17、18世纪时期的有关历史,简要说明你同意伏尔泰或孟德斯鸠看法的理由。(任意选择其一回答即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看法不同的原因。(6分)
29.(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鼓舞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磐,坚定地走上了寻求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材料二 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 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著精神……留荚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 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或是生活的理念。
材料三 伊藤博文: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 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5年春天,作为日本谈判代表的伊藤博文在和清朝谈判代表李鸿章见面的时候,曾嘲弄李说:“我曾经告诉过您要进行改革,否则我国会后来者居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
——据《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 (2006年7月28日《环球时报》)
(1)根据材料一、二、三及与之相关的史实,分别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主动”、“被动”、“被迫”接受外部世界影响的? (6分)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