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蓬街私立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半考(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蓬街私立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半考(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09 18: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蓬街私立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半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操慧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至第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加强对中央机构的控制是强化皇权的有效手段,为此,秦始皇采取的办法是( )A.太尉由丞相领导,御史大夫由皇帝直接领导B.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统一领导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者互不统属,都对皇帝直接负责D.御史大夫由丞相领导,太尉由皇帝直接领导2.观察以下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A.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太尉掌管军事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4.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位世袭 B.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5.右图是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如果秦朝某官员检举其他官员重大失职行为,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可以找 ( ) 皇帝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6.《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 B.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7.晚年的唐太宗曾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 ①重用人才,善于纳谏 ②文德治国,完善科举 ③不夺农时,轻徭薄赋 ④崇尚佛教,特封班禅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B.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C.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D.松赞干布归附唐朝9.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 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 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C.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 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较开明的政策 10.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11.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 )A. 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C.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 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12.吴三桂曾引清兵入关,后来又在西南地区扯起反清大旗,并自立皇帝,对此正确的评论是( )A. 降清丧气节,反清是搞分裂,前后都应否定B. 降清是大势所趋,反清是搞分裂,前者应肯定,后者应否定 C. 降清丧气节,反清终有觉悟,前者应否定,后者应肯定 D. 降清是大势所趋,反清是坚持民族立场,前后都应肯定13.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爽手里收回台湾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葛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14.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 ①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 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③尊重喇嘛教 ④册封达赖和班禅 (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5.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16.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 )① 都是教育家 ② 都提倡中庸之道 ③ 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 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7.在亚里斯多德看来,三段论是一种近乎万能的推理形式。亚里斯多德三段论的举例: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先于意识存在。(大前提)王夫之认为物质先于意识存在。(小前提)王夫之是唯物主义者 (结论) ( )A.大前提错误 小前提错误 结论错误B. 大前提正确 小前提正确 结论正确C. 大前提正确 小前提错误 结论错误D. 大前提错误 小前提错误 结论正确18.有人说:“如果把希腊哲学比作希腊文明的皇冠,那么亚里士多德哲学无疑是这顶皇冠上一颗最璀璨夺目的宝石。”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贡献有:①创立了逻辑学 ②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③确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 ④奠定了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基础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④19.《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段话最能说明独立战争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独立战争 C.反殖民主义斗争 D.小国的反抗战争20.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是由另一个人来扮演”,其基本含义是 ( )A.拿破仑的业绩人人都可以做 B.当历史需要时任何人都会成为英雄C.拿破仑并不是英雄人物 D.当时的时势造就了拿破仑这个杰出人物2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22.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 ( )
①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客观进步性 ②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③ 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 拿破仑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爆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 )
A.建立执政府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 D.打退反法同盟
24.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弗吉尼亚的怀斯说:“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是(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吗?”怀斯的观点实际上是( )
A.只有宣布独立才能赢得法国援助 B.应该禁止与英国贸易
C.应该联合法国反对英国 D.应该与英国展开贸易竞争
25.为了向拿破仑表达敬意,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写下了不朽的《英雄交响曲》,但正式出版时,贝多芬却愤怒地把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让贝多芬如此愤怒,主要原因是拿破仑
A.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
B.加冕称帝,把法兰西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帝国
C.悍然发动对俄国的侵略,迈出了“从伟大到荒谬的一步”
D.滑铁卢战役惨败,被流放
26.英国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法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B. 防止法国革命蔓延到欧洲
C.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D. 维护自己的欧洲霸主地位
27.右图这位人物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散步的哲学家”。
下列形容他的内容不确切的是( )
A. 中国学者把他的一句名言译作“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B. 创立吕克昂学园
C. 提出著名的“理想国”的设想
D. 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由形式和质料组成
28.下列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 )
A. 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B. 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
C. 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D. 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29.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 民本思想 B. 民族主义思想
C. 民权主义思想 D. 民生主义思想
30.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民族民主运动,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其中中国的辛亥革命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些运动的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起因之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对这些地区的侵略
B. 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都持基本否定态度,主张学习西方文明
C. 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独立的进程
D. 都出现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31题9分,第32题12分,第33题9分,第34题10分,共40分)
31.(9分)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不同的业绩,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下面的不同评价是对这三位政治家的浓缩概括。
A.知人善用,开明开放。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创立新制,缔造统一。
请在三位政治家后写出与他们相符的代号,并说明相应的理由。(9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拿破仑征俄失败后)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呻吟于军事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米涅《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的天才,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毁掉了,败坏了。
————《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未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年)、德国(1813年)先后吞噬之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瑟诺博斯《法国史》
材料四: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明智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拥有无限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乱。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请回答:
(1)、从哪几个方面指出了拿破仑失败的原因?(4分)
(2)、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4分)
(3)、你如何理解拿破仑曾说过的“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这句话?(4分)
3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悼念文章布满各地大小报章。有个叫卢绍稷的人,发表了《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材料二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华盛顿被并称为“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结果的不同。(4分)
(3)你认为孙中山、华盛顿和甘地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3分)
34.阅读以下材料(10分):
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潜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畬《瀛环志略》
请回答:
(1)、材料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具体指什么?(2分)
(2)、]请举两例史实说明华盛顿“不潜位号,不传子孙”。(4分)
(3)、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对美国而言,华盛顿的一生有哪些伟大的功绩?(4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D B B A B C A B B B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B D C A C A B D C B D B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9分,共36分)
31、(9分)
(1)C.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创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3分)
(2)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3分)
(3)B.平定了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组织雅克萨之战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3分)
32、(12分)
⑴材料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①在国内,人民厌战;②在国外,被占领国的人民和王朝起来反抗;③在军事上,拿破仑的军队基本垮台;④在个人因素上,拿破仑有破坏一切的天才,而且后来变得更疯狂了。(4分)
⑵材料二用“破坏的天才”全盘否定拿破仑,忽略了他的贡献,是错误的;材料四只强调拿破仑个人的品德和性情,不从本质上看问题,也是错误的。(4分)
(3)、拿破仑加冕,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扫荡欧洲封建势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但他个人却迷恋帝制。(4分)
33、(9分)
(1)共同原因:都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都缔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方式:孙中山采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结果: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甘地自行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完成既定目标。 (4分)
(3)不计个人名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 “自由”的人文情怀;不贪恋权位等优秀品质。(任意答出2点即给3分)
34、(10分)
(1)、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取得独立战争胜利。(2分)
(2)、对军队中一些人准备将他推向国王宝座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任期;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后决然引退,不当终身总统。(6分)
(3)、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在两届总统任期内,规范美国民主政治秩序,为美国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身体力行,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