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专题二 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入侵与反入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列强侵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统治—灾难史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抗争史仁人志士不懈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道路—探索史发展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近代化史国家主权:(此定义依据1933年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1.永久的人口
2.固定的国土(领土、领海和领空)
3.有效的政府
4.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人口 领土 政权 主权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 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权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一、列强入侵列强为什么要侵华?中国为什么被入侵?背景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二、历次不平等条约与民族危机《南京条约》
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2)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开埠)
(4)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协定)
《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
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 从鸦片战争起,日本人就满心忧虑地注视着中国的遭遇。中国的历史命运又促使他们反省体察,并思考自己的民族出路。正是这种危机感,成为日本自强运动酝酿和爆发的契机。但是……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踏着先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脚印,汹汹地破门而来,而其扩张一开始诉诸武力,比之西人用商品和传教开路,显示了更多的急迫和无情。 ?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水均益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日本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是指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加工品到殖民地国家的市场倾销,获取高额利润。主要存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这种侵略以坚船利炮为手段进行的。
资本输出: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生产资本输出)或贷款(借贷资本输出)的活动。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三、瓜分中国的狂潮自主学习 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②瓜分狂潮的方式 。
③瓜分狂潮的危害:三国干涉还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租界(settlement):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多位于港口城市。
租借地(leased territories) :一国根据条约在一定期限内为条约所规定的目的租借给另一国的领土。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
势力范围(sphere of influence ):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自主学习 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②瓜分狂潮的方式 。
③瓜分狂潮的危害:三国干涉还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④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对中美两国和列强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门户开放: 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列强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 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1911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辛丑条约》
内容:
(1)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划)
(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禁)
(4)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拆)
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论从史出列强是怎样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论从史出列强是怎样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认识: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日益深陷半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