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 1(必修)》》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 1(必修)》》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11 20:49:00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发动群众的深度、广度
联系(共同)
◆最根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走社会主义道路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没解决
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土地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爆发标志、口号、前后阶段主力和中心、成果)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
北京学生运动
全国
罢课
烧楼
游行
集会
军阀政府
6月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初步胜利
上海
20多省
100多城市
2.五四运动的经过
武力 镇压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爆发标志、口号、前后阶段主力和中心、成果)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罢课
6月3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取得初步胜利
(4)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5)影响:
A、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
B、促进马克思主义流传,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
初步胜利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
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
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历史条件:
C、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组织基础;
D、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A、工人队伍壮大及运动发展——阶级基础;
B、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基础;
(2)标志:
中共“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代表、内容)(仿苏)
党的名称、党的最高纲领、中心任务、领导机构
(3)中共二大(1922)---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内容、评价)
(4)中共成立意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A、新的领导阶级;B、彻底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C、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D、新的前途(社会主义);E、群众基础更广泛(工人、农民等)
探究:结合材料,指出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二大为什么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中共一大纲领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材料二 中共二大纲领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1—1949)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背景:国民党、共产党、共产国际
实现:1924年 广州 国民党“一大”——标志
意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背景:国民党、共产党、共产国际
实现:1924年 广州 国民党“一大”——标志
意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国民革命
2.北伐: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四一二” 政变;七一五”政变
4.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探究:结合教材以及下列图片,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会址
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 (1927.8.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建军节)。
2、“八七”会议(1927.8.7)——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 (1927.9.9)——毛泽东 湘赣边 文家市会议决定向井冈山进军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7.10),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一条革命道路。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经济建设
党的领导
长征1
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召开
四渡赤水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会宁
2 遵义会议
内容
意义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探究:为什么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一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二 第一次独立自主的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问题
三 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系统的统一战线理论
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精神。
永恒的长征精神
1、抗战胜利
2、全面内战的爆发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战略防御阶段1946夏-1947夏
战略反攻阶段1947.6开始
战略决战阶段
最后胜利
全面内战爆发
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序幕)
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
解放军胜利,国民党速亡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援情况
战役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辽沈战役 160万 1.38万 0.7万辆 80万头 0.7亿斤
淮海战役 150万 30.5万 88万辆 0.6万头 4.3亿斤
平津战役 180万 2万 40万辆 100万头 3亿斤
合计 490万 34万 130万 180万 8亿斤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材料二:蒋介石兵败台湾后对军事失败的检讨
●军队内部的腐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系“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意帮助我们。”
●蒋介石最终得出结论:“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军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材料三:教材P55 图片 《安平县农民保家独立团》
22年国民政府
的统治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胜利?
★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思想武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革命纲领: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等因素
最核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人:结束被帝国主义和少数剥削者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3国际: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极大的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面有八块汉白玉浮雕(另有两块小幅浮雕“欢迎解放军”和“支援前线”),展示中国人民百年来的革命历程。如果你是设计者,你准备挑选哪八件历史事件做为浮雕的内容?并请说明理由。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