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 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 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11 21: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 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人从婴儿发育长大,体重会增加很多倍,体力也会增强很多倍,这些都与营养物质有关。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糖类不仅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C.水在人体内的含量最多,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D.蛋白质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是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②③④⑤表示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最终的消化产物,其中a、b、c分别是(  )

A.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B.葡萄糖、多肽、脂肪微粒
C.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淀粉、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下列物质中,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的是(  )
①麦芽糖 ②食盐 ③维生素 ④花生油 ⑤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4.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某同学携带的下列食品中不能补充能量的是(  )
A.纯净水 B.牛奶 C.苹果 D.面包
5.如图是四位同学在微信群里“晒”出的午餐食谱,午餐设计得最合理的是(  )

A.甜甜 B.帅帅 C.小米 D.洋洋
6.“舌尖上的食物,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做法,没有做到合理膳食的是(  )
A.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B.青少年应多吃肉类,少吃含淀粉丰富的米面等食物
C.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D.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7.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
B.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C.是构成酶和激素的重要物质
D.是组织细胞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8.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消化腺分为位于消化管外的大腺体和位于消化管管壁内的小腺体
B.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系统中逐渐完成的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D.人体消化管中各器官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9.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10.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膳食纤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B.能杀灭胃肠道中的有害细菌
C.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D.可被有关消化液分解为可吸收的物质
11.关于小肠适合消化的特点为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B.小肠内有完整的消化酶系统
C.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
D.小肠内有大量的胃液,促进食物消化
12.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呈现浅蓝色,可能是因为唾液过多
D.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变蓝
13.小肠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要器官。下列关于小肠特征的叙述中,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
B.小肠很长,成人的小肠约为5~6米长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14.下列关于肝脏和胰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B.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C.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能消化蛋白质
D.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入小肠
1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合理饮食的原则(  )
A.食物多样,不挑食,不偏食
B.谷类为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C.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少盐
D.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16.下列有关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胃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
C.喉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
D.淀粉经过消化后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17.每人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关于这些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
C.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
D.维生素种类多,作用大,需要量也很大
18.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各器官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B.③产生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⑦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⑩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19.如图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1”能出现在消化道的(  )部位?

A.口腔 B.胃 C.小肠 D.口腔和小肠
20.如图所示是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的细胞结构相同
B.两者都属于器官
C.两者都能增大吸收面积
D.两者都能吸收全部营养物质
21.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o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 Ta、T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 Tb 到 Tc 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含量不再上升,表明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因为麦芽糖含量增量最快
22.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B.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其中贮存的食物富含淀粉、脂肪等营养物质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D.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喉
23.在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中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为麦芽糖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B.b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质转变来的
C.c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转变来的
D.X是小肠,只是吸收b、c的主要场所
24.在过度肥胖人的脂肪细胞中所含的主要物质、造成人体患佝偻病所缺主要无机盐、患坏血病所缺维生素分别是(  )
A.脂肪 维生素D 维生素C
B.蛋白质 铁 维生素C
C.水 钙 维生素C
D.脂肪 钙 维生素C
25.下列有关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胶囊时使用蛋白质做原料,最大的好处是既增加了营养又不伤胃
B.胰腺分泌的胰液具有消化作用,胰脏上的胰岛能产生胰岛素
C.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蛋白质只能在小肠被分解,营养价值高,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6.下面图一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二是淀粉、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经消化道被消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①~⑦合称为   ,它的运动能够帮助和促进食物的消化。
(2)图二中,能表示蛋白质被消化的曲线是   ,它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
(3)图二中的D段应该指的是图一中的[   ]   ,它是人体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4)图一中的⑥不具备消化功能,但是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   。
27.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X表示血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   液,②为   ,③的作用是   。
(2)a为   ,b为   ,c为   和   。
(3)液化液①能将淀粉消化为   。
(4)a进入X的过程叫   。
28.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请分析回答:

(1)某同学提出了实验的初步设想,经过讨论和交流,小组最终确定了如下实验方案:取新鲜且大小相同的馒头三小块和3支相同的试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取出3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理想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无颜色变化原因是   。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2)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   。
(3)把试管放入37℃水浴的目的是   。
(4)选用1号和3号试管作对照实验,变量是   ,在口腔中部分淀粉变成了麦芽糖,麦芽糖能否被小肠吸收?   。
29.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是一种治疗由于淀粉酶缺乏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的非处方药,但放置时间久,其药效可能会降低。小明为了验证家里的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药效是否降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 馒头块 淀粉酶溶液 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 震荡据匀 37℃恒温 馒头块的变化
1 0.1g 4ml 0ml 是 30min 馒头块变小
2 A 0ml 4ml 是 30min 无明显变化
(1)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   g。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   。
(3)从食物中摄入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F、G表示)被消化程度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食物中的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为   (填名称),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的曲线是   (填“甲”、“乙”、“丙”),其消化的终产物是   。

30.如图为人体内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被消化的终产物葡萄糖主要在人体的   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图中的淀粉﹣﹣﹣→葡萄糖的过程叫   。
(2)食物中的维生素   (经、不经)消化,被消化道吸收,人体缺少维生素   会患夜盲症;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可以制造维生素K、B12,这些细菌与人的关系是   。
(3)在组织细胞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
(4)日常生活中的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中的   压榨出来的,花生种子中的   被称作幼小的生命体,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原因是   造成的。
(5)果园收获的苹果是由花的结构中的   发育而成,苹果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叶片制造的,通过   运输而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 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解:A、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作用很大,A错误。
B、糖类不仅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B正确。
C、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C正确。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2.解: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故选:C。
3.解: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①麦芽糖②食盐③维生素④花生油⑤氨基酸能够不经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吸收的是②食盐③维生素⑤水。
故选:C。
4.解:A、纯净水不能提供能量,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A符合题意。
B、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能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苹果含部分糖分,糖能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面包含丰富的淀粉,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能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A、甜甜:一个猪肉包、一个鸡翅、一杯牛奶,主要是提供糖类、蛋白质,缺少维生素;不合理;
B、帅帅:一碗米饭、一份红烧排骨、一盘青菜、一杯牛奶,能够提供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合理;
C、小米:一份炒饭、一个鸭腿、一杯冰激凌,主要提供糖类、蛋白质,缺少维生素;不合理;
D、洋洋:一杯饮料、一份清蒸排骨、一份红烧茄子、一个苹果,只能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等,缺少糖类,不合理。
故选:B。
6.解:A、合理膳食应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正确;
B、合理膳食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错误;
C、合理膳食应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正确;
D、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定时定量,正确。
故选:B。
7.解:AC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酶和激素的重要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正确;
B、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错误。
故选:B。
8.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胰腺、唾液腺,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A正确;
B、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在小肠中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B正确;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口腔中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C错误;
D、人体消化道中各器官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D正确。
故选:C。
9.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
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选:A。
10.解: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故选:C。
11.解:A、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适于吸收,A错误;
B、小肠内有完整的消化酶系统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正确;
C、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吸收,C错误;
D、小肠内没有胃液,D错误。
故选:B。
12.解:A、1号试管与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B正确;
C、1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如果唾液过多,淀粉会被分解为麦芽糖,与碘液不会变蓝,C错误;
D、2号试管滴加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所以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变蓝,D正确。
故选:C。
13.解:A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AC不符合题意。
B、小肠长5~6米左右,有利于消化食物,B不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与物质的消化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AB、胆汁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用脂肪的消化,AB正确;
C、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胰腺分泌的胰液能消化蛋白质,C错误;
D、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进入十二指肠,D正确。
故选:C。
15.解: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A、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膳食习惯,如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要清淡少盐等,不符合题意。
B、合理膳食要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清洁卫生、不变质。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的主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肥肉和荤油等油脂类,以免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不符合题意。
D、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人体的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不能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含糖较多,易造成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糖尿病等。符合题意。

故选:D。
16.解: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胆汁,A错误。
B、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B正确。
C、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C错误。
D、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后的终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B。
17.解: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A正确;
B、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B正确;
C、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C正确;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D错误。
故选:D。
18.解:A、①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A正确;
B、③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贮存在②胆囊中,胆汁不含有消化酶,它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B错误。
C、⑦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⑩胃可以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19.【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示1表示淀粉在口腔和小肠内的消化过程,2表示麦芽糖和淀粉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0.解:A、小肠绒毛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根毛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A错误;
B、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属于组织,根毛是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的,属于细胞的一部分,B错误;
C、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根毛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C正确;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除此之外,胃和大肠也有吸收功能,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和伸长区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错误。
故选:C。
21.解: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甲图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A正确。
B、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Ta 温度低酶的活性被抑制, Tb温度高使酶永久性失活。B正确。
C、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量不再上升,说明淀粉已完全分解而不能说明酶的活性最大,C错误。
D、图乙中A点位于时间段的中间,跟甲图T0也是中间位置相对应,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麦芽糖含量增量最快。D正确。
故选:C。
22.解:A、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其中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不含有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A错误;
B、胃是人体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具有暂存食物的作用,另外胃腺能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B错误;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C正确;
D、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D错误。
故选:C。
23.解: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中的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A正确;
B、蛋白质在②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然后再④⑤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b氨基酸,B错误;
C、脂肪在③胆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然后再④⑤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X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吸收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和维生素等,D错误。
故选:A。
24.解:过度肥胖人的脂肪细胞中所含的主要物质脂肪;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人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
故选:D。
25.解:A、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但不能消化淀粉,淀粉最终的消化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是主要的功能物质,所以制作胶囊时使用淀粉做原料,最大的好处是不伤胃,A错误;
B、胰腺分泌的胰液具有消化作用,胰脏上的胰岛能产生胰岛素,B正确;
C、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消化作用,C错误;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胃和小肠内被分解,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6.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组成。消化道能帮助和促进食物的消化。
(2)C胃具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由于胃内有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3)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小肠内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三种消化液,可以消化多种物质,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4)⑥大肠不具备消化功能,但具有吸收功能,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故答案为:(1)消化道;(2)甲;氨基酸;(3)⑤小肠;(4)维生素。
27.解:(1)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3)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口腔内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4)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葡萄糖在小肠进入血液叫吸收。
故答案为:(1)唾液; 胃液;对脂肪有乳化作用;(2)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3)麦芽糖;
(4)吸收。
28.解:(1)①1号试管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号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且与唾液充分混合,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如果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则可能的原因是实验时间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
(2)此实验结论是: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吃饭时候要细嚼慢咽。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丧失活性,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将试管放入37℃水浴的目的是模拟口腔里的温度。
(4)1号试管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麦芽糖还不能被吸收。
故答案为:(1)唾液;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实验时间不足;
(2)细嚼慢咽;
(3)模拟口腔里的温度;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否
29.解:(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此实验的变化是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除了变化不同外,其它条件应完全相同,所以1、2号试管馒头块都是0.1克,淀粉酶溶液和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的量都是4ml。
(2)1号试管内有淀粉酶溶液,馒头块变小,说明馒头块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了;2号试管内有家里放置久了的复方淀粉酶口服液,而馒头块无明显变化;通过对照实验的结果分析可知: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药效明显降低。
(3)据图分析判断: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始自胃、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分析图示可知:曲线乙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甲表示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1)0.1
(2)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药效明显降低
(3)口腔;乙;葡萄糖。
30.解:(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 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图中的淀粉﹣﹣﹣→葡萄糖的过程叫消化;
(2)食物中的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就能被消化道吸收,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育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就是细菌与人类共生;
(3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物质a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4 )花生种子的子叶中贮存营养物质,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中的子叶压榨出来的,花生种子中的胚被称作幼小的生命体,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原因是传粉不足造成的;
(5)苹果是果实,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植物体重的筛管运输有机物,苹果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叶片制造的,通过筛管运输而来。
故答案为:(1)小肠;消化;
(2)不经;A;共生;
(3)线粒体;
(4)子叶;胚;胚根;传粉不足;
(5)子房;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