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二高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 2009.10.6
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土地 1000千亩 150千亩 100千亩 60千亩
军队 六军 三军 三军 一军
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4.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④①③
C、1833年英国对华正常贸易是入超 D、1833年鸦片贸易额较1821年激增
7.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是因为这次革命 (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B.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国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8.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9.观察右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
多少周年
A.28周年 B.29周年
C.17周年 D.36周年
10.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1.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1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 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3、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14、在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
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
②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八一宣言”
③ 从组织上、军事上、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④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08年12月15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2008年11月4日签署的有关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三项协议正式生效。下列关于两岸“三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
B.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三通”的限制逐步放宽
C.《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三通”问题
D.“三通”的前提是“一国两制”
16、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的聊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建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17.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它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8.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19.有研究表明,中国“1851年至1865年这14年间总人口减少了1.12亿,下降了26.05%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两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数不包括( )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23、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4、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会议
二、材料题(本题3小题,共52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6分)
26.(16分)法律是统治阶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中国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秦律》有哪些进步?(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特点?(2分)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6分)
27.(22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西藏社会民主政治巨变
时 间 重 大 事 件
1959年前 《十三法典》、《十六法典》等旧西藏的法律。(用野蛮、残酷的刑罚维护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人们生而不平等)
1959年 开始实行民主改革,旧西藏的所有“法典”被宣告彻底废除。
1961年4月 西藏各地乡一级基层普选开始。
1963年3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西藏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条例》。
1965年9月 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了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西藏人民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加快了经济立法的步伐,相继制定了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的法规。
材料二: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 )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有哪些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以西藏自治
区的建立为例,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日本战败原因的几种观点。如果站在“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的立场,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D B D B B B A D C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D B D A B C A A C B
二、材料题(本题3小题,共52分)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率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并最先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坚持持久战方针,始终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 ,使太平洋战争推迟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从而为美国提供了宝贵的战备时间;中国与美苏英等主要大国一起召开德黑兰会议,倡导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派远征军参加滇缅作战使盟国能集中全力,互相配合,按统一的战略部署打击法西斯轴心国;中国抗日战争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代价,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