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64张PPT+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64张PPT+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2 06:35:14

文档简介

课件64张PPT。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第5课
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1953-1956)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学习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重点)
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难点)
通过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及实质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的完成过程,培养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的品德和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学习目标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农业、手工业工业化1953年1956年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1956年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自主学习王国范,
河北省尊化市西留村乡农民,
雇农出身,家境贫寒,
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
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
笑逐颜开。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更是令他喜出望外: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运动?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在生产上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俗语典故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热火朝天地大修水利。王国范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劳苦地奋斗着。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奋斗下,一座水库建成了,从此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洪涝或是干旱灾害。 眼看着汩汩清泉奔涌流出,王国范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自己那干旱的庄稼,终于能饱餐一顿了!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由于生产成绩突出,他们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组!农业改造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影响生产发
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业改造方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改造目的:走集体化和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改造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四:你发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的实质变化了吗?问题一:通过了解王国范的故事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对
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了吗?问题二:你发现我们对农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了吗?问题三: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我们实现了什么目的?阶段三步走原则“自愿互利”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阅读课本24页找答案)结果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毛泽东 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如何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农业合作化在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完成。手工业改造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你知道我们是如何对手工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吗?手工业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借鉴农业、手工业改造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实行合作化改造 可以吗?阅读上述材料找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
(1)原因?(2)时间?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材料:新中国初期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自1954年起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1)(2)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东家在商讨什么事? 阅读课本25页并结合视频资料完成以下问题:影片是讲公私合营内容的,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吗?公私合营:公(国家)私( (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即白家)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它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公私合营和什么事密切相关?《大宅门》中白家为什么会
有这么多人反对公私合营?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资本家的利益是怎样得到保证的? 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到最后企业的性质就转变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了。改造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赎买政策国有问题:实施过程中的新创举是什么?有何作用?荣毅仁荣德生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
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合作探究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变化由上表可以看出,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农民私人所有耕牛农民私人所有工具农民私人所有集体公有手工私人所有集体公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工厂资本家私人所有国家公有三、社会主义新华章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由此可以看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基本任务)是?2、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结合课本26页内容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三大改造对我国有什么样的意义?积极意义:合作探究三大改造的不足之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标志着我国
建立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
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1956年要求过急、工作 过粗、改变过快



结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B课堂检测2.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A.1949 B.1956 C.1978 D.1980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C巩固落实D3.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②让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生产
③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④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练一练练一练1、“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形式主要是( ) A、公私合营 B、赎买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全行业公私合营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练一练练一练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工商业公私合营 课堂训练1、下列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
A. 农业合作化      
B. 工商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土地改革 D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A3.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4)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 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CCC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几年后国家就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为了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2.随着工业化起步,为提高社会主义公有制水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其中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完全没收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任意组合C3.《中国再次掀起公私合营高潮》一文指出,经济危机后释放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还处于消化期,中国经济出现了新常态,从而催生了公私合营的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的高潮”是指(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合作化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A4.山东临沂某校打算举办一期“图片凝固历史”的展览,下图是窦艳萍同学提供的一幅图片,该图片反映了我国某行业的公私合营情况,你知道它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期间
B.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C.三大改造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主要是对________进行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举行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DC7.“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完成,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开展,人民丰衣足食
D.实行改革开放,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A8.邓小平曾说:“我们对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是剥夺的政策,所以中国消灭资产阶级,搞社会主义改造,非常顺利,整个国民经济没有受任何影响。”当时中国对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实行股份制 B.赎买政策
C.廉价收购 D.无偿没收B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C10.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中共八大召开
C.“一五”计划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A11.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B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 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14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采用北京的办法,加快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争取在七天内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21日,上海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材料三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我们国家开展了什么运动?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三大改造运动;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过程中,对资本家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材料二中上海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说明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这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何时基本完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
1956年底;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请回答: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实行赎买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我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图一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图二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材料一材料二: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从五大领域布局“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任务,并具体落实到智慧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14项重大工程。1.图一、图二分别指什么事件?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由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党和政府根据国情制定政策◆知识拓展
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为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
“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也就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_________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_______________。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_____________道路。
(4)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互助合作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建立手工业______________。
(2)完成: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公私合营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发展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
(2)政策: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4.三大改造完成:
(1)时间: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__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19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