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B(word+PPT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B(word+PPT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1 23:15:52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卷(B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字词广场(27分)
1.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打“√”,在错误的读音下画“——”,并改正。(4分)
(1)咸菜(xián) 衣襟(jìn) 肿痛(zhǒng) 瓶颈(jìng)(    )
(2)垄断(lǒng) 泥塑(sù) 抠门(kōu) 栅栏(shān) (    )
(3)疙瘩(gē) 棘手(jí) 蜕皮(tuì) 汛期(xùn) (    )
(4)剔除(tì) 剥皮(bō) 祭祀(jì) 洞隙(xì) (    )
2.看拼音写词语。(15分)
gōu dāo rě yǎn xiāo hào wān yán

huāng wú wǎn xī bèn zhuō guan gài

zhān mào suǒ wèi shēng chù tún bù

kā fēi zhuī mù wǔ liǎn

3.找出加点字书写错误的,并改正。(3分)
(1)芝麻 粮食 忙禄 收购 纠缠  ________→________
(2)斑点 柳絮 火焰 草跺 突兀 ________→________
(3)厨房 糟糕 杜鹃 钩鱼 凄凉 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5分)
“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病痛让他饱受煎熬”中“煎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花园(12分)
5.爸爸的嘴角(    )浮起一丝微笑,(    )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填关联词)
6.古代人民用数不清的条石筑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都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花园式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米芾因为绘画有名,所以书法也很有造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雪花降落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月,天多热!狗儿热得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仿写句子)
腊月,天多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运用(7分)
11.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名(  )妙  精(  )力(  )  (  )心(  )魄
(  )妆(  )抹 一(  )千(  ) (  )(  )不值
(  )(  )无闻 轩然(  )(  ) (  )(  )可归
(1)________________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2)________________含有一对反义词。
(3)“价值连城”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闻名遐迩”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
(4)他的这份报告在科学界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
四、课本透视(5分)
12.《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文中向我们展现了内蒙古草原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3.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美景,游览了有着“像芦花一般的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一般的雪”的松坊溪,以及美得奇特的金华____________洞,我们不禁感叹祖国山河的美丽与可爱。
14.智者的叮咛促进我们的成长: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一步一个脚印,让“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要勇于向命运挑战,“要扼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口语交际(6分)
15.假如你在班里的一次知识竞赛中,凭借自己深厚广泛的知识积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得到老师的称赞后,有人向你表示祝贺,请你根据不同的语言要求,作出谦虚上进的回答。
(1)使人感到亲切且易于接受的日常口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蓄、富有文采的口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重、严肃的正规书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12分)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孩子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6.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17.文中加点的“哪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白杨树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爸爸借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表白着自己的什么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细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4分)
(1)“这”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爸爸的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你能体会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1分)
胡杨泪的启发
①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一种英勇不屈的树——胡杨。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的根可扎进地下10多米的地层中汲取水分,据说这种树能够“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当地人称之为“英雄树”。
②胡杨的生命力顽强,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盐碱含量很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胡杨照样枝繁叶茂,因此又被人们誉为“沙漠的脊梁”。
③胡杨泪是胡杨树与众不同之处,这名字听着很诗意,其实,这是它的一种生存本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将地下水汲进主干里,然后再将水分中的盐碱通过枝干排出体外,排出的液体就像眼泪一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胡杨泪”。
④当我在电视里,看到胡杨树在干旱的沙漠中,为了汲取水分,保留精华去除糟粕,最终形成胡杨泪时,我不禁啧啧称奇。
⑤向外界吸取有用的,然后摒弃无益的——这是胡杨泪给我的启发。
22.填空。(4分)
(1)人们称胡杨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原因是它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胡杨泪其实是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
(3)胡杨泪给作者的启发是在第________段写明的。
23.在第④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括号里。(2分)
(    )——(    )    (    )——(    )
24.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
(1)文中第①、⑤两段的破折号都表示话题转换。(  )
(2)文中第①、②两段的几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
25.从胡杨树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我写我心(20分)
26.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哪一件事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久久难忘?好好回想一下,理清思路,把它写下来。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课件20张PPT。一、字词广场(27分)1.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打“√”,在错误的读音下画“——”,并改正。(4分)
(1)咸菜(xián) 衣襟(jìn) 肿痛(zhǒng) 瓶颈(jìng) (    )
(2)垄断(lǒng) 泥塑(sù) 抠门(kōu) 栅栏(shān) (    )
(3)疙瘩(gē) 棘手(jí) 蜕皮(tuì) 汛期(xùn) (    )
(4)剔除(tì) 剥皮(bō) 祭祀(jì) 洞隙(xì) (    )................√jīn jǐngzhàtī bāo2.看拼音写词语。(15分)
gōu dāo rě yǎn xiāo hào wān yán

huāng wú wǎn xī bèn zhuō guàn gài

zhān mào suǒ wèi shēng chù tún bù

kā fēi zhuī mù wǔ liǎn
钩 刀惹 眼消 耗蜿 蜒荒 芜惋 惜笨 拙灌 溉毡 帽所 谓牲 畜臀 部咖 啡追 慕捂 脸3.找出加点字书写错误的,并改正。(3分)
(1)芝麻 粮食 忙禄 收购 纠缠 _______→_______
(2)斑点 柳絮 火焰 草跺 突兀 _______→_______
(3)厨房 糟糕 杜鹃 钩鱼 凄凉 _______→_______...............禄碌跺垛钩钓4.按要求填空。(5分)
“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病痛让他饱受煎熬”中“煎熬”的意思是________。Jjiān灬9折磨二、句子花园(12分)5.爸爸的嘴角(    )浮起一丝微笑,(    )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填关联词)
6.古代人民用数不清的条石筑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是因为人民筑了长城。7.人们都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花园式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米芾因为绘画有名,所以书法也很有造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雪花降落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月,天多热!狗儿热得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仿写句子)
腊月,天多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人不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花园式学校。米芾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示例:雪花跳着优美的舞蹈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示例:小鸡冻得挤在一起,聚在墙根下晒太阳。三、积累运用(7分)11.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名(  )妙    精(  )力(  )   (  )心(  )魄 (  )妆(  )抹
一(  )千(  ) (  )(  )不值
(  )(  )无闻 轩然(  )(  ) (  )(  )可归
(1)___________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莫 其疲 竭惊 动淡 浓碧 里一 文默 默大 波无 家莫名其妙(2)___________含有一对反义词。
(3)“价值连城”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闻名遐迩”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
(4)他的这份报告在科学界掀起了___________。淡妆浓抹一文不值默默无闻轩然大波12.《草原》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___,文中向我们展现了内蒙古草原的________和________。
13.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美景,游览了有着“像芦花一般的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一般的雪”的松坊溪,以及美得奇特的金华_______洞,我们不禁感叹祖国山河的美丽与可爱。四、课本透视(5分)老舍舒庆春静态美动态美接天莲叶无穷碧蒲公英的带茸毛双龙14.智者的叮咛促进我们的成长: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一步一个脚印,让“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要勇于向命运挑战,“要扼住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其不善者而改之命运的咽喉15.假如你在班里的一次知识竞赛中,凭借自己深厚广泛的知识积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得到老师的称赞后,有人向你表示祝贺,请你根据不同的语言要求,作出谦虚上进的回答。
(1)使人感到亲切且易于接受的日常口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蓄、富有文采的口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重、严肃的正规书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口语交际(6分) 噢,没什么,学无止境,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你的夸奖,会让我陶醉,我会在新的起点努力拼搏。 谢谢称赞,我还有一些不足,还需继续努力。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孩子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六、课内阅读(12分)不管不管总是16.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17.文中加点的“哪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白杨树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爸爸借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表白着自己的什么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需要的地方 外形笔直,适应性强,不怕困难,坚强。 愿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20.细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4分)
(1)“这”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爸爸的心,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你能体会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所表白的自己的心 孩子们年龄小,爸爸的话意义深远示例:执着坚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边疆建设者。胡杨泪的启发
①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一种英勇不屈的树——胡杨。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的根可扎进地下10多米的地层中汲取水分,据说这种树能够“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当地人称之为“英雄树”。
②胡杨的生命力顽强,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盐碱含量很七、课外阅读(11分)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胡杨照样枝繁叶茂,因此又被人们誉为“沙漠的脊梁”。
③胡杨泪是胡杨树与众不同之处,这名字听着很诗意,其实,这是它的一种生存本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将地下水汲进主干里,然后再将水分中的盐碱通过枝干排出体外,排出的液体就像眼泪一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胡杨泪”。
④当我在电视里,看到胡杨树在干旱的沙漠中,为了汲取水分,保留精华去除糟粕,最终形成胡杨泪时,我不禁啧啧称奇。
⑤向外界吸取有用的,然后摒弃无益的——这是胡杨泪给我的启发。22.填空。(4分)
(1)人们称胡杨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胡杨泪其实是含着__________的液体。
(3)胡杨泪给作者的启发是在第_____段写明的。
23.在第④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括号里。(2分)
(   )——(   )  (   )——(   )英勇不屈生命力顽强盐碱⑤保留去除精华糟粕24.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
(1)文中第①、⑤两段的破折号都表示话题转换。(  )
(2)文中第①、②两段的几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
25.从胡杨树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胡杨树非常坚强,忍受恶劣气候,向外界吸取有用的而摒弃无益的,我们应做个像胡杨树那样的人,坚强勇敢,择善而从。八、我写我心(20分)思路点拨:先仔细回忆,选择好要写的内容,一定要是触动你心灵,给了你深刻感受的事情,然后组织材料,把事情的经过具体写下来。真情流露才能写出好文章。 
例文:略。26.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哪一件事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久久难忘?好好回想一下,理清思路,把它写下来。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