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自主预习+课后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弹力(自主预习+课后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12 11:55:55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 力
自主预习 教材感知
知识点1 弹力
弹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 。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
用途:测量 的大小。
构造:弹簧、挂钩、指针、拉环、刻度盘及外壳。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
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的大小 (选填“能”或“不能”)超过其量程;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
课后提升 精学精练
1. 下列不具有弹力的物体是( )
A.自然状态的弹簧 B.被压弯的钢片
C.拉开的弹弓 D.拉长的橡皮筋
2. 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发生的形变都是弹性形变
C.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
3. 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B.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4.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
5.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 )
A.0~5 N、0.1 N B.0~5 N、0.2 N
C.0~10 N、0.1 N D.0~10 N、0.2 N
6. 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 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个拉力,且读数为2.5 N,则该拉力的准确值应为( )
A.2.1 N B.2.5 N C.2.7 N D.2.9 N
7.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C.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D.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其伸长成正比
8.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 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所用拉力大 B.乙所用拉力大
C.丙所用拉力大 D.三人所用拉力一样大
10. 轻轻一掰,饼干就会变成碎片,说明饼干具有 性;轻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松手后橡皮筋收缩回去,说明橡皮筋具有 性。
11. 如图是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弹力的大小。它的最小一格所表示的大小是 N,此时的读数是 N。

第11题 第12题
12. 如图,用手拉弹簧时,弹簧发生形变后会对手产生 力,这个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13. 如图所示,体育课上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属于 力;手的握力越大,握力计的形变就越 。

第13题 第14题
14. 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 力使“纸弹”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15.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先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16.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17. 如图所示,画出小球与被压缩的弹簧接触时受到的弹簧弹力的示意图。
18.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 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
19. 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如图)”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感知教材
知识点1 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知识点2 力 拉力 伸长量 不能 垂直
课后提升 精学精练
1. A 2. A 3. C 4. D 5. B 6. A 7. C 8. B 9. C
10. 塑 弹
11. 0.2 1.4
12. 弹 相反
13. 弹 大
14. 弹性 弹 运动状态
15.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6N
16. 解:如图所示。
17. 解:如图所示。
18. (1)16 8 (2)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