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下历史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时作业(3课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下历史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时作业(3课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2 06:38:52

文档简介

第31课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扩张
/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纷争 B.民族矛盾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地区冲突
3.小芳同学想从“百度”上搜索一些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暴行的资料。她只要分别输入下列哪些关键词即可得到(  )
①国会纵火案 ②犹太人集中营 ③南京大屠杀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恐怖事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是(  )
A.国会纵火案 B. 焚毁进步书籍
C.疯狂屠杀犹太人 D.军部发动政变
5.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日军与纳粹德国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  )
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人类和平
C.纵容法西斯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6.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会议是(  )
A.慕尼黑会议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慕尼黑阴谋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8.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
A.绥靖政策
B. 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二、非选择题
9.平等协商,实现共赢,实质就是相互“妥协”。“妥协”是一种艺术,但“妥协”不是无原则的退让。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步骤一 整理历史知识,走进历史中的“妥协”
(1)英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凡尔赛和约》是否实现了英国的主要目的?请结合《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加以说明。以《凡尔赛和约》为基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在慕尼黑会议上,英国对德国的要求采取了什么态度?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步骤二 反思总结,感悟“妥协”中的原则
(3)《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协定》的相关史实反映出“妥协”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步骤三 联系生活,感受现实中的“妥协”艺术
(4)举出现实生活中我国外交领域成功运用“妥协”艺术的事例。
/
纳粹集中营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柏林以北30千米的小镇奥拉宁堡,是二战期间所有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
集中营的入口处耸立着一座3层高的塔楼,在入口处的大门上,依然保留着“劳动使人自由”的文字。当年,囚犯们就是从这块招牌的下面,走进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
进入大门,迎面就是囚犯们每天早晚两次集合的大操场。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严寒,囚犯们每天做工前和收工后都必须在这里一动不动地站立几个小时等候点名。
如果人数不对,所有人就必须原地立正站好,直到未到的人被发现为止,有时囚犯们会因此而站上一整夜。
据介绍,党卫队经常命令新来的犯人两臂伸开,身体下蹲,并且保持这个姿势长达几个小时。法西斯分子厚颜无耻地美其名曰“萨克森式敬礼”,无数年迈体弱的囚犯因此而送命。
从操场向周围望去,可以看到集中营的围墙和岗楼。在操场正面的围墙前,依然保留着铁丝网,铁丝网前竖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走进者格杀勿论”。据称,许多囚犯由于不堪忍受集中营中的折磨,冒死要冲破铁丝网逃跑,结果被岗楼上的卫兵开枪射死。
法西斯是最富侵略、最反动的独裁政权。它对内专制,对外肆意践踏国际准则,泯灭良知,残害生命,犯下了反人类的罪行。请查找并阅读德、意、日法西斯暴行的材料,互相交流。想一想,如何才能警钟长鸣,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C
3.A 【解析】 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因此④项不属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的暴行,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A项正确。故答案 为A。
4.D
5.A 【解析】 依据材料“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可知,无论是日本法西斯还是德国法西斯,两者都是残暴无比,都犯下了滔天罪行,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因此二战期间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民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6.A
7.C 【解析】 本题关键是看哪一个选项所说的“危害”最大。C项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危害最大,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
8.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可知,这是对慕尼黑会议的描述。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A。
9.(1)让欧洲大陆强国互相牵制,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基本实现了。如让德国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基本保证了德国领土的完整;只让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影响: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基本答应德国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家利益;维护和尊重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第32课 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波兰灭亡与法国溃败的共同原因是(  )
A.绥靖政策的牺牲品 B.希特勒的突然袭击
C.意大利趁火打劫 D.武器陈旧,战术落后
3.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惯用的战术主要是(  )
A.闪击战 B.阵地战
C.运动战 D.持久战
4.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B.1937年全面侵华
C.1939年闪击波兰
D.1941年突袭苏联
5.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铁蹄横扫了北欧、西欧和东南欧。但德军这种“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在(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6.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
A.日军进犯卢沟桥 B. 德军入侵波兰
C.德军入侵苏联 D.日军偷袭珍珠港
7.某重大事件发生时,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蒋介石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
A.德国进攻波兰 B. 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8.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个国家“不宣而战”(  )
A.法国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9.下图所示展现了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是“记住12月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0.1940年5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将战斗到底……”1941年,斯大林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D.英国和苏联互相仇视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有关战争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这一天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三 当今世界,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和平、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影响。总结经验、制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建立平等国际关系、构建和谐世界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三 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
——墨索里尼
材料四 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丘吉尔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一事件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中以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为首形成的两大敌对侵略集团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有什么影响?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战前西方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此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4)请举例说明“联合国家”是如何开展“共同的斗争”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举出两例即可)
(5)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留下深刻的启迪。请你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A
3.A 【解析】 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主要是闪击战。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1941年6月德军闪击苏联。
4.B 【解析】 材料指的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日本还于1937年全面侵华。意大利在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在1939年闪击波兰,德国在1941年突袭苏联,ACD都不是日本的行为,不符合题意。故选B。
5.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于9月底进攻莫斯科。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选A。
6.D
7.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参战,使中国和英国感到高兴,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希特勒感到欣喜。所以正确答案是B。
8.C 9.D
10.B 【解析】 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因此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从英、苏两国领导人讲话的内容看,都表达了要同法西斯战斗到底的决心,所以排除D项。从时间信息“1940年”“1941年”可排除A、C两项,所以B项符合题意。
11.(1)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
(2)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2.(1)一战。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
(2)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战争: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
(4)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
(5)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关爱人类、关爱全球、远离战争。
第33课 大战的转折与结束
/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从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来看,它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  )
A.《共产党宣言》 B.《开罗宣言》
C.《凡尔赛和约》 D.《联合国家宣言》
2.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
A.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达到最大化
B.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雅尔塔体系形成
3.在1942年的北非战场,英军大败德意联军。使德、意法西斯丧失在北非战场的主动权的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
4.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对德的军事行动,会后苏军发动的对德攻势是(  )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5.在二战期间,由中、美、英三国发表的一部文献中明确要求: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部文献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6.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7.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6月一场著名的战役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
A.德国闪击波兰 B. 诺曼底登陆
C.德国进攻苏联 D.珍珠港事件
8.“这次代号为‘霸王行动’的作战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组织最复杂的两栖登陆。”下列对此行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促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崩溃
C.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9.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投降的先后顺序是(  )
A.德国、日本、意大利
B.意大利、德国、日本
C.意大利、日本、德国
D.德国、意大利、日本
11.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的转折点
B.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形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法西斯国家貌合神离
C.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势力强大
D.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巨大
13.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项目
名称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 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
世界大

30多
15
0.7
0.3
1 805
第二次
世界大

60多
20
20
1.7
40 000
A.两次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14.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的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地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由此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和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命令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世界上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5 000多万人死亡,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质损失5万多亿美元,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几乎毁于一旦。
(1)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二战期间召开了什么重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美、英、苏领导人是谁?
(4)结合材料谈一谈这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二 这次战争是由德意日发动的、英法美纵容起来的,是一场世界性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消耗大量财富,无数生灵涂炭,它以其巨大的破坏力使世界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战役是指的哪次战役?在哪次战争中出现的?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什么事件标志着其全面爆发?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欧洲战场中的最后一次战役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战争,在中国被称为什么?这场战争在中国长达14年,这场战争体现了中国军民的什么精神?
(4)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这种因素最主要的是什么?请你设计一条宣传和平的标语。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知识点。由材料中的“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有关史实。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C 【解析】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会议后,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战斗异常激烈。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的战事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故选D。
5.D 6.C 7.B
8.C 【解析】 从“规模最大、组织最复杂的两栖登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战。A项表述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意大利投降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崩溃,所以B项表述也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的标志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所以D项也错误。C项正确地表述了该战役的意义,符合题意。故选C。
9.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于1942年1月;苏军攻克柏林发生于1945年4月下旬;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发生于1944年6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发生于1945年2月。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④②。故答案选C。
10.B
11.D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成为苏德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英法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为了对付人类共同的敌人而走向联合,二十六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2.A
13.A 【解析】 根据图表,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人员0.3亿,直接经济损失1 805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员1.7亿,直接经济损失40 000亿美元,可见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故选A。
14.B
15.(1)开始标志:德国突袭波兰;结束的标志:日本签署投降书。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3)雅尔塔会议。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战争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我们应该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和平来之不易,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护世界的和平;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等。
16.(1)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2)德国进攻波兰。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3)抗日战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4)霸权主义。例如:世界是我家,和平需要你我他 ;和平是世界上任何事物进行的前提;万事万物是有价的,和平是无价的; 让我们为创建和谐世界作出一份贡献;让和平鸽展翅飞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