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中日货币比较
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与日本政治制度
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西市
西市
东市
东市
朱雀大街
朱 雀 大 街
中日文字比较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你还知道日本有哪些受中国的影响?
在日本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鉴真东渡,传播文化
鉴真塑像
他是扬州大明寺内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渡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当年66岁高龄 ,在日本10年
时间:
经过:
目的:
唐玄宗时期
六次东渡
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1、鉴真东渡的具体情况
片断之二:鉴真东渡,传播文化
2、日本政府把鉴真塑像定位国宝,这是因为鉴真对日本有着突出贡献,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
1、在日本传授佛经
2、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鉴真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meng)”,意
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
日本
遣唐使
鉴真东渡
促进了中日
之间的文化交流。
﹜
片断之三:中印交流,玄奘搭桥
思考:玄奘为什么西行?
感到佛教经义众说纷纭,难得定论,决心往西方求取真经。(取经 )
二、玄奘西行
时间:
出发地:
目的地:
游学地点:
玄奘西行
贞观年间
长安
天竺
那烂陀寺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片断之三:中印交流,玄奘搭桥
(627年-645年)
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去干了什么?
携带657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后居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讲学。又将其所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
慈恩寺大雁塔
回来之后做了什么?
《大唐西域记》书影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游学 取经 译经 讲经 著书
思考:玄奘西行的贡献有哪些?
片断之三:中印交流,玄奘搭桥
影响:增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1、《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神话传说与历史真相是一回事吗?
3、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
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
探究与交流(一)
探究与交流(二)
①都是僧人;②都生活在唐朝
③都对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④都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
①不怕困难,百折不挠
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③持之以恒,坚定信念……
事件内容 时间 目的地 途中遭遇
鉴真东渡 唐玄宗 日本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出生入死,历尽磨难。
玄奘西游 唐太宗 天竺 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翻越雪山,屡遇强盗;
缺水遇险,孤独寂寞。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探究与交流(三)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
日本
印度
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课堂小结:
唐朝文化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对现在的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1、要坚持改革开放。
2、要善于学习,吸取精华,为己所用。
3、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4、通过对外交流既影响其他国家,也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了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1.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魅力。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 学习外国文化 的开放意识和学习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遣唐使来华
达标检测
2.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B.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3.下列内容中,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千辛万苦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
A.遣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 D.商人
2.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A
C
能力提升: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D
B
4.“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图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的人物是在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是东渡的?
3、图二的人物在何时前往天竺,回国后,他写出了什么书?
4、两人有什么不同点?
图一
图二
唐太宗时期 《大唐西域记》
唐玄宗时期
鉴真 玄奘
鉴真是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玄奘是唐太宗时期西行天竺;鉴真是结伴东渡、玄奘是独行西行;鉴真没有归国,玄奘归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