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汛桥镇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初独立作业
科学试题卷(2019.0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科学学习中,对数据的估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毫米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克
C.教室的体积大概是200分米3 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
3.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中 A 位于 B 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4.下列属于人体器官的是( )
A.血液 B.心肌 C.血管 D.皮肤表皮
5.下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6.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
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7.严寒的冬天,为保证汽车正常运行,要把汽车水箱里的水更换成防冻剂,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
C.防冻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8.有五位同学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8.52cm,18.48cm,23.80cm,18.49cm,18.51cm,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19.564cm B.19.56cm C.18.505cm D.18.50cm
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乙、丁
10.下列对有关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①的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
B.图②的产生原因是光的折射
C.若图③中光屏上刚好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将近视眼镜拿走后,需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才能使光屏上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图④的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若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将变大
11.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C.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12.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 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4. 同学们用如图装置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所用的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1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图示的实验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22)
16.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用于加热的是 ▲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
17.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甲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 cm 。
(2)图乙是体温计,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
18.有一束与水平方向成50度角的太阳光射向水平地面,小丽想用一面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后水平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就应为 ▲ 度或 ▲ 度。
19.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如图
所示的变化。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 ▲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 ▲ 。
20.看图,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都填字母):
(1)可能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图是 ▲ ;
(2)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 ▲ ;
(3)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的汁水流出,这些汁液是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
21.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要求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鳄鱼、蜗牛、白鳍豚、蝗虫、草鱼进行分类,张莉同学制作的检索表如图所示,你能看得懂吗?请问R对应的动物是 ▲ ,P对应的动物是 ▲ 。
22.据美国《波士顿邮报》报道,自从进入 2015 年以来,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事件。
(1)历史上,智利南部的卡尔布科火山曾爆发过 36 次,今年4月23日,卡尔布科火山再次喷发。卡尔布科火山是一座( ▲ )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
(2)智利不但是一个火山多发的国家,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智利位于 ▲ 地震带。
23.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味苦,熔点为156-157℃,几乎不溶于水。它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请写出青蒿素的物理性质 ▲ 和化学性质 ▲ 。(两种性质各写 1 条)
24.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 ▲ ,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
(1)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 ▲ 分为两组;
(2) ▲ ;
(3)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 30 分)
25.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步骤是:①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
②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
③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
乙同学的步骤是:①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
记下水的体积 V3;②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 V4;
③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 。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将乙同学的步骤③补充完整。
(2)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块的体积是 ▲ .
(3)乙同学测得的石块体积比甲同学的大,其原因是 ▲
26.如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
①滴生理盐水 ②放洋葱表皮 ③盖上盖玻片 ④滴红墨水染色
(1)
以上实验步骤中,第 ▲ 步(请填序号)有明显错误。
(2)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的操作是防止 ▲ 。
(3)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不同的是 ▲ 。
27.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如图乙所示),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答: ▲
28.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这一问题时有如下的实验设计:在一段劈 开的竹筒(长 15 厘米) 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两只 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然后观察蚂蚁的行为。
(1)此实验的假设是 ▲ 。
(2)若观察到 ▲ 现象,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3)针对针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甲同学的改进方案是增加蚂蚁的数量,而乙同学的改进方案是重复实验。两种改进方案中, ▲ 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
29.(1)画出图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2)在图中的每个方框内各有一个光学器件,请画出光学器件的示意图,并完成光路图.(3)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1) (2) (3)
四、简答、计算题(共 18分)
30.(4分)有人用锅煮鸡蛋,当水烧开之后,为了使鸡蛋快点烧熟,他加大火力,让水沸腾得更加剧烈些,试用科学原理分析他的做法是否合理。
31.(6 分)2016 年 12 月 14 日 24 时,国内成品油第 24 次调价窗口再次开启。受产油国15 年来首次联手减产影响,国内油价将迎来年内第九次上调。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 悉,汽油每吨将上调 435 元。已知汽油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3,请你回答:
(1)汽油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义 ▲ 。
(2)一辆普通轿车的油箱容积为 50 升,最多能够装多少千克汽油?(要有计算过程)。
(3)车主加满一箱汽油将多花 ▲ 元。
32.(8 分)某中学环保小组在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钱塘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 (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0g,在烧 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 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再把烧杯中 江水倒入量筒中,液面如图乙所示,
她测得江水密度为 ▲ g/cm3。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电子秤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 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 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 A。
② 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m2。
③ 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直至液面与记为 A 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 m3。
④ 计算:江水的质量 ▲ ,江水的体积 ▲ (用字母表示,其中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从而算出江水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