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2 09: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堂导入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5课 三大改造
1、了解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分析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政策;
3、归纳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
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目标

课题解析

讲授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2)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一)农业的合作化


1
原因

讲授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合作化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

生产资料公有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2
形式

讲授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合作化
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1953年


3
时间


4
原则


5
阶段
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6
高潮


7
结果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
背景


2
方式


3
结果

讲授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二)手工业的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讲授新课
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背景
(1)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帮助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3
时间


2
目的

讲授新课
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1956年


4
方式


6
结果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5
创举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合作探究
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6年底
1、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3、三大改造存在的缺点?
意义+缺点=影响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问题思考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的完成:


知识延伸
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关系:

合作探究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这段话,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课堂小结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指(  )
A.农民纷纷成立互助合作小组
B.农民纷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大规模兴修水利

课堂练习
B
B

课堂练习
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采取赎买的政策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5.中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1953年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C
D
我国什么时候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我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1956年
通过三大改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上面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在改造的过程中采取的相同方式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建立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 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3年河南安阳十八户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合作化的意义是什么?
完成了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 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3)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课堂练习
公私合营。
195 6年初;赎买政策。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