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黑河三中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题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题2分,共3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杵成针 B.木已成舟 C.花香四溢 D.火上浇油
2.(2分)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烧制陶瓷 B.发明指南针 C.使用火药 D.冶炼钢铁
3.(2分)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4.(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不到实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5.(2分)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取少量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6.(2分)小强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 )
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
7.(2分)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海水 D.浮有冰的水
8.(2分)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9.(2分)有下列几种气体:
①汽车排放的尾气;
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③海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④烧煤产生的烟气;
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其中都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
10.(2分)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11.(2分)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12.(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确定
1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B.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
C.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
D.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14.(2分)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
B.用10毫升量筒量取6.6毫升水
C.用托盘天平称取15.6克氧化铜
D.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酒精
15.(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6.3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
A.5.7g B.5.3g C.6.3g D.6.7g
二、填空题(每空1分,33分)
16.(4分)填写正确答案序号: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 ;
(3)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7.(6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3)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造成的后果是 ;
(4)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5)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6)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塞子,后果是 。
18.(2分)现有如下几种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氧,③冰水混合物,④稀有气体,⑤自来水,⑥水银。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
19.(7分)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氖气、五氧化二磷这些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在下列空格中: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
(2)通电时发出红光的是 。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是 。
(4)常温下是白色固体的物质是 。
(5)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
(7)白纸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泛黄。因为空气中含有 。
20.(6分)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的卡通图,填空:
(1)a是 、b占 ,c占 。
(2)氮气是制造 和 的重要原料,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 ,如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21.(5分)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 和 两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 、 、 、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22.(3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氧气 ,(2)氮气 ,(3)汞 。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23.(3分)某种硅(Si)的单质为银灰色晶体,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不溶于水,在450℃时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只生成四氯化硅.请根据上述信息,归纳整理:
(1)该晶体硅的物理性质是 (答出两点即可);
(2)该晶体硅的化学性质是 .
24.(3分)你在家中帮妈妈洗碗或水杯时,怎样知道碗或水杯已洗干净?
25.(3分)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6.(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为了让世界各国朋友有一个清新的比赛和旅游观光环境,北京市应提高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①
②
③ .
四、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25分)
27.(10分)认识常用化学仪器,了解仪器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前提。现有如图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F ,H 。
(2)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需要图中某仪器,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3)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回答:
①能作为热源的是 ;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
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
28.(3分)家庭小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有益拓展.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用生活用品来代替一些化学仪器,如眼药水瓶可以代替胶头滴管,吸管可以代替导气管等.现有一医用注射器,请你思考它可以代替哪些常用仪器?请举出四种.
29.(12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实验中有关问题: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
(5)若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明显少于,则可能原因是:① ;②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黑河三中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题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题2分,共30分)
1.【解答】解:A、铁杵成针还是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木已成舟,舟还是木制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火上浇油燃烧的更旺,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烧制陶瓷,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错误。
B、指南针的发明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正确。
C、使用火药,利用了硝石、硫、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气、硫酸钾等产物,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错误。
D、冶炼钢铁,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烧杯,可用于需要较大量溶液的反应的反应容器;故A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
B、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反应容器,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等;故B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
C、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可用于反应容器;故C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也可在集气瓶内进行一些简单的燃烧等实验;故D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
故选:C。
4.【解答】解:A、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将木条横着插入火焰中,会观察到外焰部分变黑明显;
B、虽然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但由于含量较低,故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燃烧生成水,能使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将蜡烛火焰剪掉,则蜡烛会熄灭;
故选:B。
5.【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A操作正确;
B、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操作错误;
C、取用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C操作错误;
D、使用托盘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D操作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小强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天平指针偏向左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故选:C。
7.【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自来水中含有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浮有冰的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9.【解答】解:①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③海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④烧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故选:C。
10.【解答】解: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能减少地面上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被人体吸收,故A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A错;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所以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作用,故B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错;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就减少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错;
故选:B。
11.【解答】解:A、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A错误;
B、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除去氧气,故B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会除去氧气,故C错误;
D、木炭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30mL,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实际体积大于20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10mL,
故选:C。
13.【解答】解: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正确;
B、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错误;
C、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利用的是液氮的物理性质,错误;
D、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AD。
14.【解答】解:A、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温度计无法显示温度读数为25.62℃,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B、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用10毫升量筒量取6.6毫升水,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5.6克氧化铜,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使用10mL的量筒;且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也不能用10mL量筒量5.26mL水,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故选:BC。
15.【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6.0 g﹣0.3 g=5.7g。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33分)
16.【解答】解:
(1)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为物理性质,故选③;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选①;
(3)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为化学性质,故选④;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选②.
故答案为:(1)③;(2)①;(3)④;(4)②.
17.【解答】解:(1)块状药品的取用时,应先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防止药品砸破试管底部;
(2)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3)用量筒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大,如果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小;
(4)使用胶头滴管后,要立即清洗,防止污染别的试剂;
(5)酒精灯使用的燃料酒精为易燃物,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
(6)把容器放在桌上使劲塞进塞子,容器容易被压破;
故答案为:(1)砸破试管;(2)腐蚀标签;(3)读数偏大;(4)污染试剂;(5)引起火灾;(6)容器破裂。
18.【解答】解:①④⑤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③⑥都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填:①④⑤;②③⑥。
19.【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氖气通电时可发出红光;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五氧化二磷常温下是白色固体;
(5)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7)白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黄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使很多物质被缓慢氧化造成的;
故答案为:(1)氧气;(2)氖气;(3)二氧化碳;(4)五氧化二磷;(5)水蒸气;(6)二氧化硫;(7)氧气。
20.【解答】解:(1)由图示及课本中所学知识知道: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填:氧气;78%;0.03%;
(2)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故填:硝酸;氮肥;保护气。
21.【解答】解: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有害气体和烟尘两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故填:有害气体;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22.【解答】解:(1)氧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所以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
(2)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所以其化学式为N2,故填:N2;
(3)汞是金属单质,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故填:Hg。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23.【解答】解:(1)某种硅(si)的单质为银灰色晶体,不溶于水,分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溶解性;常用作半导体材料,说明硅具有导电性,以上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
(2)在450℃时能与氯气(Cl2)发生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为:(1)银灰色晶体,有导电性,不溶于水;(2)在450℃时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24.【解答】解:碗或玻璃杯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或倒出的水无色透明,不一定干净;确定碗或杯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
故答案为:碗或水杯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
25.【解答】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故答案为: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26.【解答】解: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因此我们采取的防污染的措施是:工厂废气经过处理后在排放;以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大量的植树造林;少放烟花爆竹等.故答案为:工厂废气经过处理后在排放;以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大量的植树造林;少放烟花爆竹等
四、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25分)
27.【解答】解:(1)根据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可知,A是试管,F是集气瓶,H是铁架台。
(2)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最后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添加;故还需要量筒。
(3)①能作为热源的是酒精灯;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试管;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胶头滴管。
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水槽和集气瓶。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铁架台; (2)量筒; (3)①C,A,B;②E; ③F;G;
28.【解答】解:平时收集气体用集气瓶,通过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气体,用注射器也能收集气体,先将注射器内的气体排出,到了取样品气体的地点再抽拉注射器,就能收集到用的气体,所以可以代替集气瓶;注射器有刻度,可量度液体的体积,所以能代替量筒;注射器可吸取或滴加液体,与滴管的用途有相同之处,所以可代替滴管;注射器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量,分液漏斗上有开关,也可控制液体药品的加入和加入进度,所以可代替分液漏斗.
答:集气瓶;量筒;滴管;分液漏斗.
29.【解答】解:(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耗尽瓶内的氧气。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水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这是氮气的物理性质。足量的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剩余的主要气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这是氮气的化学性质。
(4)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5)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耗尽瓶内的氧气;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4)否,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
(5)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