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三角形
第2讲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考 点 知 识 清 单
考点一 三角形的分类及稳定性
1.按三个内角的大小分类
①______三角形
三角形 ②______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③_________三角形
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④__________三角形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考点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主要线段
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⑤__________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⑥__________第三边.
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高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三角形的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⑦_______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
【温馨提示】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
考点三 三角形的内、外角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⑧____________。
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⑨_______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⑩_______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题 型 归 类 探 究
类型一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典例1】(2018·贵阳)如图,在△ABC中有四条线段DE,BE,EG,FG,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的中线,则该线段是( )
A.线段DE B.线段BE C.线段EG D.线段FG
【思路导引】 三角形的中线是指一边的中点与这边所对顶点连接而成的线段,据此进行识别即可。【自主解答】
【反思归纳】本例中注意不要忽视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而错选,三角形的中线指一边的中点与所对顶点的连线,注意与高线和角平分线的区别。
【变式训练】1.(2017·河池)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 D.中位线
类型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重点)
【典例2】(2018·酒泉)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b满足|a-7|+(b-1)2=0,c为奇数,则c=_________。
【思路导引】由非负数的非负性,解得a,b的值.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确定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自主解答】
【方法技巧】(1)解答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方法:①不等边三角形只需满足较短两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即满足三边关系;②等腰三角形需满足两个腰的和大于底即可.(2)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的方法:设三角形的两边长为a,b(a>b),则第三边长c必须满足条件:a-b<c<a+b.由此便可确定第三边长的范围。
【变式训练】2.(2018·福建)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边长的是( )
A.1,1,2 B.1,2,4 C.2,3,4 D.2,3,5
类型三 三角形的内、外角关系(高频点)
【典例3】(2018·泰安)如图,将一30张含有30°角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若∠2=44°,则∠1的大小为( )
A.14° B.16° C.90°- a D.a - 44°
【思路导引】 由矩形的两条对边平行,可得∠2的同位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它与30°之差,即为∠1的度数。
【自主解答】
【方法技巧】1.解答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问题的方法:
(1)在三角形中解决角的问题,一般要将角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性质,从整体上求解;
(2)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常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列出不等式求解。
2.几个常见结论:
(1)如图①,BD与CD为△ABC一内角与一外角的平分线,则有结论∠D=∠A;
(2)如图②,BE与CE为△ABC两外角的平分线,则有结论∠E=90°-∠A;
(3)如图③,BO与CO为△ABC两内角的平分线,则有结论∠O = ∠A + 90o。
【变式训练】 3.(2018·长春)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___度.
中 考 真 题 回 放
考点一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2017·秦州)三角形的重心是( )
A.三角形三条边上中线的交点 B.三角形三条边上高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2.(2018·漳州)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是△ABC边上的高的是( )
3.(2017·陕西)如图,在△ABC中,BD和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若∠A=52°,则
∠1+∠2=___________。
4.(2018·济南)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BC上的点,AD=2BD,BE=CE,设△ADF的面积为S1,△CEF的面积为S2,若S△ABC=6,则S1 - S2=____________。
考点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5.(2018·常德)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7,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1 B.2 C.8 D.11
6.(2018·济宁)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是方程x2-13x+36=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3 B.15 C.18 D.13或18
7.(2017·酒泉)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长,化简|a+b-c|-|c-a-b|的结果为( )
A.2a+2b-2c B.2a+2b C.2c D.0
考点三 三角形的内、外角关系
8.(2017·长沙)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9.(2018·聊城)如图,将一张三角形A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a,∠CEA′=β,∠BDA′=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γ=2a+β B.γ=a+2β C.γ=a+β D.γ=180°- a - β
10.(2017·潍坊)如图,∠BCD=90°,AB∥DE,则∠a与∠β满足( )
A.∠a+∠β=180° B.∠β-∠a=90°
C.∠β=3∠a D.∠a+∠β=90°
11.(2018·枣庄)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
∠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等于( )
A.15° B.17.5° C.20° D.22.5
参 考 答 案 及 解 析
【题型归类探究】
【典例1】
【自主解答】B 解析:三角形的顶点与对边中点连接的线段即为中线,故线段BE是△ABC的中线.【变式训练】1.A
【典例2】
【自主解答】7 解析:∵|a-7|≥0,(b-1)2≥0,且|a-7|+(b-1)2=0,
∴|a-7|=0,(b-1)2=0,∴a=7,b=1.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7-1<c<7+1,即6<c<8,又c为奇数,∴c= 7。
【变式训练】2.C
【典例3】
【自主解答】A 解析:如图,由于矩形的两条对边平行,故有∠3=∠2=44°,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1=∠3 - 30°=44°- 30°=14°。
【变式训练】3.37°
【中考真题回放】
1.A 2.B 3.64°
4. 1 解析:∵AD=2BD,BE=CE,∴S△ABE=S△ABC=3,S△BCD=S△ABC=2,
∴S1+S四边形BDFE=3,S2+S四边形BDFE=2,
∴S1-S2=3-2=1.
5.C 6.A 7.D 8.B
9.A 解析:设DA′交AC于点E,经过折叠,∠A′=∠A=a,
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AED=∠CEA′+∠A′=a+β,∠BDA′=∠A+∠AED=a+a+β,
即γ=2a+β。
10.B 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