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教出时间
教案
编号
教学
内容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 型
讲授型
时间
分配
教师讲授
时间
20min
学生活动
时间
20min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激发学习与探索的乐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
2.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4.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探究环节。
2.通过制定研究方案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这一重要的研究方法。
3.通过分析与论证过程提高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能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
资源
课件、教具
教法
设计
实验探究法:
本课重点解决问题
能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本课学生所得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前
准备
学生预习准备
预习《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师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电池、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导线。
教学
后记
年 月 日
注:1.本页手写;2.“课型”栏填写新授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作文课等;3.其他栏均在授课前写好,“教学后记”栏在授课后写好。4.推门听课的行政、督学、教研组长等的签字位置在“教案编号”栏上面。
教学过程
(“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主备栏
二次备课栏(手写)
一、新课引入
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
演示实验: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引发同学们的积极思考.
生答:方法一:去掉一节电池;方法二:给电路增加电阻
进而提问:那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出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
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提出问题:同一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完成课本P24的实验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作出假设:①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②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实验设计:
1、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阻、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2、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3、步骤:设计实验步骤,提示强调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说出具体措施。(保持电阻不变或者保持电压不变)
根据你的实验设计,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分别从横向和纵向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进行讨论:
结论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注意:(1)这里的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跟另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因为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先有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结论2: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
注意:(1)电流和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谁的电阻就影响谁的电流,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同样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来决定,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无关。
上述关系都有必不可少的条件:电阻一定或电压一定.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学生做不完的作业,不布置老师无力批改的作业,不布置未经老师做过的作业)
作业内容
所需时量
批阅方式
课件17张PPT。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约5 A约1 A约1 A约2 A约0.5 A约0.2 A 你知道下列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有多大吗?回顾手电筒的电路图,思考问题:如果要使灯泡变亮有何办法?问: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的电流不同。那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假设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选器材、画出电路图。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实验用到什么实验方法?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R=__Ω进行实验电阻R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我的实验数据进行实验0.24.06.08.010.00.10.30.50.60.40.20.70.82.0····3.05.07.01.09.0·0.9R绘制图象·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控制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设计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进行实验分析数据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本组实验过程是否完整?有什么优点或不足?努力的方向?
两次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起什么作用?
实验结论能否说成“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交流评估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1(符号用 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__________,这与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成反比没有保持电压一定三、例题分析1、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 )
A.保持滑动变阻器R1滑片的位置不变
B.保持R不变,调节R1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C.保持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不变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B2、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l0 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D.增加电池的数量C 3、已知R1=3R2,分别把R1、R2接到6 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比I1∶I2等于( )
A.1∶3 B.3∶1 C.2∶1 D.4∶1 4、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