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2 17:2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3》
宋朝是很矛盾的王朝
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开封)
建立事件: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平定南方各国和攻取北汉以及收复幽云十六州,是完成全国统一必不可少的两大历史任务 。
但是这两件事不可能同时进行,而只能根据实际力量,按照轻重缓急,来确定用兵先后。
“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加强中央集权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②控制调兵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权
(1)兵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军队驻防地
军队驻防地
军队驻防地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2)中央—— 相权
3、加强中央集权
(1)兵权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中央—— 相权
分化事权,削弱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3)地方—— 政权、财权
①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
②设置通判,分化知州权力;
③取消节度使税收权力;
④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目的 措施 影响
兵权 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中央
地方
2、控制调兵权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削弱宰相的权力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军政和财政大权
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
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史料研读
职权:辅佐知州或知府等地方长官处理州府公事。
作用:有监察地方官吏之权,加强中央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
二、重文轻武
1、宋太祖(赵匡胤)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赵光义)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由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史料研读
宋朝时武将的地位和待遇低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兵权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

行政权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宋朝文官出行图
文官地位高
二、重文轻武
1、宋太祖(赵匡胤)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赵光义)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3、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阵图”行军布阵

4、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宋人科举考试图
5、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p31下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
③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3、重文轻武

①收回兵权

②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劝。
③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权

①宋太祖:文臣掌军政大权
②宋太宗: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③武将按阵图行军布阵
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
⑤重武轻文的影响 P31下

时间、建立者、都城
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1.“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诗句中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D
2.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C
3.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一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诗句中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宋太祖 B.汉高祖 C.唐太宗 D.秦始皇
A
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重文轻武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统一文字
A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