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2 18: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一、复习回顾:1.907年,唐朝灭亡2.此后,出现五代十国 的更迭与分立。
3.国家陷入分裂局面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C温一温:B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DA5.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CD7.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A8.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B北宋的政治第6课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等基本史实;
2.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二、导入新课:此分裂局面,由于他的登场才走向局部统一?他是谁??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kuāng yìn)“黄袍加身”(一)北宋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史称: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开封宋北宋宋太祖赵匡胤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北


图(二)北宋建立的历史影响 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 中原和南方 分裂割据局面。国家才向局部统一(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宋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 的积弊,首先解除 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 军队。3、他怎样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控制调兵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1)军事上:“收其精兵”(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2)政治上:“稍夺其权”(行政权)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 的办法,削弱 相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 任州县长官(即知州),三年一换、频繁调动;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上:“制其钱谷”(财权)
①取消 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中控税收;
②设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1、宋太祖: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3、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阵图”行军布阵。二、重文轻武的政策唐朝 河西节席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文官出行图文官地位高两幅图对比: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行政权史料记载:4、重文轻武的后果:(1)积极:在全国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繁荣的文治局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2)消极: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5、影响——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风气盛)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文轻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6、影响:课堂小结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东京(开封)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1.军事上 “杯酒释兵权”,控制了 军队
2.政治上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 的办法,削弱 相权 。
②在地方,派文臣 任州县长官(即知州),三年一换、 频繁调动;设通判,监察知州。
3.经济上 ①取消 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中控税收;
②设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 大大加强了皇权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2.“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
A.长安 B.临安 C.建康 D.东京AD牛刀小试3.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4.人民法院报2016年10月8日文章:宋朝司法中的“情理法不协”及对判例的影响。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AC5.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6、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检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