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二、碰撞的特点
1、相互作用时间极短。
2、相互作用力极大,即内力远大于 外力,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3、碰前总动能大于或等于碰后总动能,
即EK1≥
EK2。
三、碰撞的分类
(1)按能量的转化关系:
①弹性碰撞:
②非弹性碰撞:
③完全非弹性碰撞:
EK1=
EK2
(能够完全恢复形变)
EK1>
EK2(不能够完全恢复形变)
EK损失最大(粘合在一起运动)
(2)按运动形式
①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②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四、碰撞的规律
1、弹性碰撞研究:
V1
V2=0
光滑
①
若m1=m2
,可得v1’=0
,v2’=v1
,
相当于
两球交换速度.
③若
m2>>m1
,
则v1’=
-v1
,
v2’=0
.
④
若
m1
>>
m2
,
则v1’=
v1,v2’=2v1
.
②
若m1>m2
,
则v1’>0;且v2’一定大于0
若m1,
则v1’<0;且v2’一定大于0
2、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
五、散射--微观粒子的碰撞
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微观粒子的碰撞又叫做散射。粒子散射后,速度方向向着各个方向。散射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方法。——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1.
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2.
动能不会增加
3.
速度要符合情景
内力远大于外力.
总结碰撞问题的三个依据:
例1:质量相等A、B两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kg·m/s,B球的动量是5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pA'=6
kg·m/s,pB'=6
kg·m/s
B.
pA'=3
kg·m/s,pB'=9
kg·m/s
C.
pA'=-2
kg·m/s,pB'=14
kg·m/s
D.
pA'=-4
kg·m/s,pB'=17
kg·m/s
E.
pA'=5.
5
kg·m/s,pB'=6.5
kg·m/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