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3 06: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长期经济发展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根据材料,探究原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1.北方多战乱,南方安定。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一、农业的发展材料三: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
材料四:4.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3.南方政府重视生产。(1)粮食作物:水稻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③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1、农业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2)经济作物: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江淮、川蜀一带。茶叶: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1、农业的发展(1)粮食作物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北宋:
广东 福建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打一农作物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1)纺 织 业:
北宋: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 丝织业生产发达。2、手工业的兴盛南宋后期:海南岛棉纺织品种类较多。缂丝工艺发达
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宋锦袍蜀锦制 瓷 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景德镇瓷器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当时世界领先;北宋东京 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的海船配有指南针。造 船 业: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3)造船业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宋代海船载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
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规模大
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200吨,工艺高超。该船共出土香料木4700多斤和宋代铜钱,这是一艘航行于南洋的胡椒香料货船。三、商业贸易的繁荣《货郎图》(局部)1、商业城市的兴起:《清明上河图》 (局部)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2.海外贸易的发展:《清明上河图》 (局部)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进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会子;
④影响:有利于商业的发展。(3)纸币的出现:以上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饥。 ——沈约《宋书》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西汉唐朝南北朝江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以下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南方北方唐中期
开始南移南宋
南移完成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3.读史料,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t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1)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2.政府重视、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随堂训练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水稻成为我国古代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在(?? ) A、宋朝??? B、隋朝 C、五代????????? D、唐朝
3、民间说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 A、全 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粮仓 D、太湖流域的苏州、 湖州粮食不容 易成熟
DAC4、棉花的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江淮与川蜀
5、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 A、唐朝时期??????????????? B、五代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D D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A、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C、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B、要重视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