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 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学习目标想一想 1950年土地改革实行的是怎样的土地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归农民私人所有。土地改革后仍然存在的问题: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怎么办?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合作的要求。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结队报名入社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1953—1956年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自愿互助的原则,经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1956年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公私合营 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是,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点击图片播放视频:《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但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小资料什么是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从1954年起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 业三大改造手 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1956年底 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为什么又会对农村进行改革(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D.人民渴望建成社会主义 C2、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A3、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的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剪刀一万年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B4、“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A5、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之一种和平的方式,使全国工商业都兴高采烈的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C6、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要了解这一段历史,必须查询的资料是( )
A.抗日战争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D7、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书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空难低头!”他说的“社”是指( )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出版社
C.农村信用社
D. 农村供销社A8、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中华人民公共成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D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B(1)材料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此事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方式: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