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19 09: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信息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映示桥梁图,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导入本文。
二、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点出其与记叙文的区别,并简介作者。
本文是说明文。说明文以介绍或解说事物与事理为目的,具有知识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达某种情感。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他主持设计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等工程。
三、展示学习目标。(投影展示)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四、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否开篇就点题了呢?(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①、②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 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
明确: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关系:概括──具体。
4.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投影展示)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
明确:例子有赵州桥和卢沟桥。能否说明由学生自由发言。
五、精读课文,分析下列问题:
1.读4-7自然段,了解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内容?(展示表格)
明确:大致顺序一样。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2.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明确: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明确:“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四个方面作具体介绍。
4.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5.教师总结: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能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始终是围绕说明对象的特点来说明的。
6.进一步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确:原因有三。(着重说明三者顺序不能颠倒及原因,并分析“首先”“其次”“再次”和“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这些用语的条理性,简洁性。)
7.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六、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为了准确说明事物或事理,说明文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性。本文中,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有些词语则表示一种估计。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请学生完成练习四,然后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例证来说明之,以强化理解。
七、课内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
板书设计:
旅人桥: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赵州桥:              形式优美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卢沟桥:              结构坚固
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 独拱石桥   历史悠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梳理
1. 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 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 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 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二、小结全文
三、 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 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 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四、 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 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 列数字 3.作比较 打比方 4.作引用
五、 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 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 用词准确严密
例:(1)桥 拱桥 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 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
(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