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3 06: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课前回顾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什么?元朝的疆域特点是什么?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
2.元朝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3.元朝为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了什么机构?影响是什么?
4.元朝设什么机构直接统辖西藏?影响是什么?
5.元朝设什么机构管理西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
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活动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阅读教材第一目,宋元都市生活的繁荣表现在那些方面?学习要求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2.学友向师傅汇报,师傅帮学友解读;
3.学友展示。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繁华的都市生活 (2)瓦子
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
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传统节日与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春节活动二:宋词和元曲 阅读教材第二目
(1)师友之间说说宋词和元曲的发展历程。
(2)宋代著名词人的代表是谁?他们的词各有什么风格特点?学习要求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2.学友向师傅汇报,师傅帮学友解读;
3.学友展示。
1.宋词
(1)出现: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特点: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
》《蝶恋花》等。 宋词和元曲 (3)代表
①苏轼:北宋文学家,词风豪迈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②李清照: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③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元曲
(1)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名家
①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活动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阅读教材第三目,说说《资治通鉴》的特点和内容,试着与《史记》进行比较。学习要求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2.学友向师傅汇报,师傅帮学友解读;
3.学友展示。1.体裁:编年体通史巨著。
2.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3.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4.地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墨迹 《资治通鉴》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司马迁司马光黄帝—汉武帝纪传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战国—五代编年体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西汉北宋 图示比较《史记》《资治通鉴》【释疑解难】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都市生活文化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
杂剧:戏剧表演演的主要形式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元曲四大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丰富的市民生活】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答:①瓦子。
②勾栏。课堂练习【悠久的传统节日】
(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重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腊八节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元旦节(春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悠久的传统节日】
(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词人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人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人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答: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词风豪放,气势磅礴。【优美的宋词元曲】(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关汉卿,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