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增大
B.人推小车没推动,是因为人对小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小车的阻力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2.下列事例与惯性无关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前倾
C.开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 D.跳远时,运动员助跑以提高成绩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托里拆利
4.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5.一个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
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8.小明参加体育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引体向上时,静止挂在横杆上的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
C.垫排球时,排球向上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垫排球时,小明感到手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举重运动员手涂防滑粉 B.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C.长跑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 D.自行车运动员捏闸刹车
10.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将做
运动,此时,假设重力突然消失,请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不计空气阻力)
12.世界杯亚洲区男足预选赛,于大宝用头将球顶出后,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 。忽略空气阻力,足球在空气中只受 的作用(选填“重力”或“压力”)。
13.著名的北盘江大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起重机将一个重为3×103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匀速提升到桥面,在此过程中,吊绳对重物的拉力为 N,方向是 。
1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5.如图所示,用10N的力握住重为5N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 N,再将握力增大至20N,北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的大小为6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如图所示,质量为30t的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卡车所受的支持力和牵引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18.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的长方体物块,被水平向右的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当F=4N时,物体沿墙壁匀速直线下滑,求此时物体所受重力和F动摩擦力的大小。
四.综合题(19题1分,20题2分,每空1分,共28分)
19.在图中的A点画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20.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画出A物体受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21.小明在观看冰壶比赛时猜想:如果水平冰面足够光滑,冰壶会永远运动下去吗?他用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他的猜想:
(1)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大小 。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受到了 个力。
(3)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前进得越 (选填“远”或“近”)。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冰面绝对光滑,冰壶将做 。冰壶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4)本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2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应把小卡片 ,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的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强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
23.小敏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要做 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敏比较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
2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
(3)比较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
(5)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为 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
(6)小芳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N。
第八章 运动和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B 6.C 7.A 8.C 9.D 10.B
二.填空题
11.减速;匀速直线运动。
12.惯性;重力。
13.3×103;竖直向上。
14.平衡力;形状。
15.5;不变。
16.4;水平向右。
三.计算题
17.解:(1)汽车的重力:G=mg=30×103kg×10N/kg=3×105N,
由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F支持=G=3×105N;
(2)由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牵=f阻=0.05G=0.05×3×105N=1.5×104N。
答:卡车所受的支持力是3×105N;牵引力是1.5×104N。
18.解:物体的重力为:G=mg=0.2kg×10N/kg=2N;用4N的压力把物体重2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二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N。
答: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2N;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N。
四.综合题
19.
20.
21.(1)相等;(2)惯性;3;(3)慢;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力;(4)科学推理法。
22.(1)钩码的个数;(2)转过一个角度;(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4)小华的实验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1)匀速直线;(2)接触面越粗糙;(3)不正确;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24.(1)匀速直线;等于;(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2、3;(4)3;(5)水平向右;2.8;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