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语文 6.26 高山流水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语文 6.26 高山流水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3 09:0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高 山 流 水

七弦琴,也叫瑶琴,中国古代乐器之首。
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苟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ò)”,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岛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于期》。
又名《伯牙绝弦》
知音
樵夫 钟子期
——彼此互相了解而情谊深厚的人。
26、高 山 流 水
琴师 俞伯牙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shà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xián),终身/不复鼓琴,以为(wéi) /世/无足/复为(wèi)鼓琴者。
学习要求:
1、根据音节划分,自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声。
2、借助注释,读懂每一句。
3、比较自己理解和译文差异,在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号,稍后讨论解决;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鼓琴:弹(瑶)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听:聆听;
之:代词;指代伯牙弹琴,虚化,不译;
译文:俞伯牙弹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聆听。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方:正当;在……时候;
而:连词;不译;
志:心里想着(动词);
曰:(赞美)说;
善:真好;
哉:叹词;啊;
乎:语气助词;强调作用,不译;
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乎:古形容词;不译;
若:像;
译文:当俞伯牙弹琴正想到高山时,钟子期由衷地赞美道:“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之:的;
间:间隔;
洋洋:水大的样子;
江河:长江大河;
译文:当俞伯牙弹琴正想到流水时,钟子期又不禁喝彩道:“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波浪滔天的长江、大河!”
思考1:在这两句话中,哪两个词写出了俞伯牙的琴技高超?又从哪两句话中写出了钟子期确实是俞伯牙的知音?
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
心之所至,境之所达;
巍巍乎若泰山;
洋洋乎若江河;
心意相通;人生难得一知己;
思考2:“巍巍”和“洋洋”能否用“巍峨”和“汪洋”替换,为什么?
叠词增强语势;
        
  那年俞伯牙来到了汉阳江口,琴兴大发弹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此时有人大声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您的琴声绝妙!”俞伯牙问:“你既懂琴,请说说刚才我弹的是何首曲子?” 那打柴人笑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俞伯牙忙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他还说了瑶琴的来历,更让伯牙佩服。于是,俞伯牙又弹曲。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时,打柴人说:“这琴声有高山的雄伟气。”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他又说:“这琴声里有无尽的流水。”俞伯牙惊喜万分,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
落英纷纷   溪水潺潺   白雪皑皑   
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波光粼粼   云雾漫漫
伯牙方鼓琴而志在清风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伯牙方鼓琴而志在明月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听着钟子期的赞美,伯牙心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死:去世;
破:摔破;
绝:割断;
终身:一辈子;
复:再;
以为:觉得;
足:值得;
为:替;
者:代词;……的人;
译文:得知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把(瑶)琴摔破、把(琴)弦割断,发誓一辈子都不再弹(瑶)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去为他弹奏(瑶)琴的人了。
世:世上;
思考:破琴绝弦的俞伯牙,心情是怎样的?他仅仅只是“破琴绝弦”吗?
悲愤
痛苦
凄凉
落寞
哀伤……
俞伯牙破琴绝弦,其实还断了自己的艺术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再觅知音的希望。因为他认为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
一次巧遇,两人一见如故,成了音乐上的知音。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时,得到的是钟子期病故的噩耗。钟子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他要好好地听先生的琴声。这是一种何等凄美的相会呀!伯牙来到墓前,此时秋风瑟瑟,万木萧萧,更增添了伯牙心中的哀伤。
(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抚琴:弹琴]一操[一操:一曲]。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鼓掌大笑而散。
总结:学完全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千古知音最难觅”;当我们有朝一日遇到了知音,一定要好好珍惜。
辨别词义相同与否: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李林和王勇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洋洋乎若江河。
爸爸写的一篇论文,洋洋洒洒竟有5万多字。
终身不复鼓琴。
奶奶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心里想着)【动】
(志向;志愿)【名】
(指水大的样子)
(形容众多或丰盛)
(再)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