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预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和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规律。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
2、难点:三民主义的影响,包括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三、自主学习:
一、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 ,提出
的纲领,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①民族主义:反对 ,反对 ——前提
②民权主义:推翻 ,建立 ,国民 ——核心
③民生主义:解决以 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补充和发展
3、意义和影响:
①进步性:
它是资产阶级的 纲领(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B.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C.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②局限性:没有明确的 要求;没有彻底的反封建 纲领
二、新三民主义
1、形成标志:1924年 的召开(重新解释了 ,使之成为 )
民族主义:明确反对 ——与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
2、新三民主义之“新” 民权主义:民权具有
民生主义:更加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中最 的部分,其思想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启迪。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关系:
①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实施的 依据
②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 和
①以三大政策为核心,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
4、影响 ②继承和发展了三民主义,成为大革命的
③有力推动了 的发展
三、如何评价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学说?
四、问题反馈:
导学案
一、情景导入新课: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在对中国近代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是大相径庭,唯有 孙中山 先生,得到了国共两党的一致尊重,国民党尊称他为“国父”,中国共产党则尊称他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思想为什么能得到国共两党的一致重视?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二、预习展示:
三、合作探究:
1、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点?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四、精讲点拨:
五、当堂达标: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要在中国 ( )
A 以俄为师 B 走美法之路 C 走英日之路 D 走自己的路
2、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 )
A 反对民族压迫 B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 国家的阶级实质 D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 ( )
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 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C 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4、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 )
A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 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C 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 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5、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其表现有 ( )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6、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的区别是 ( )
A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节制资本
7、在新三民主义旗帜下出现的事件有 ( )
①建立中国国民党 ②召开国民党“一大” ③第一次国共合作 ④国民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③④
课后案
一、选择题
1.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新三民主义不同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①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满洲
贵族的统治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4.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的区别是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节制资本
5.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B.是各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D.以三大政策为核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军,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告各友邦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主张建立的是什么样的“至完美”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导学案:1.B 2.B 3.A 4.A 5.B 6.A 7C
课后案:1.D 2.A 3.B 4.A 5.B
6.(1)“至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武装革命推翻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2)在民族问题上,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不敢彻底反帝;在民生问题上,只模糊提到反对富人专制,未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