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3)(岳麓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3)(岳麓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26 21: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一、 陈独秀与《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上海2、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①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本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②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和科学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①②③4、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
①社会因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和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
②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
③思想文化:西方思想进一步传入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提高——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背景材料:
1912-1927年是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的历史时期,作为都城的北京自然而然便成为统治的政治中心。
问题是:
北京为何会成为1915年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问题是:
北京为何会成为1915年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①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随陈独秀迁到北京;
②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如李、胡、钱、鲁、刘等人;
③由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聘进步知识分子任教,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市内沙滩北街,为北大老校舍之一,原名“京师大学堂”。
??? 1918年建,楼为工字形,共4层,大楼通体用红砖砌成,故名。1918年初,李大钊在此创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五四运动)。以后,红楼北面的广场多次成为北京学生进行革命运动的集合地。1919-1920年毛泽东曾在楼内图书馆工作。鲁迅任北大国文系教授时的休息室在二楼扶梯对面。1953年北大全部搬到西郊。1984年设置“红楼纪念牌”。 北大红楼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
——“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与白话文及文化平民化
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实质:文学革命核心内容民主和科学的内涵
①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人教)
②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和盲从等
1、思考:“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主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
2、认识“打倒孔家店”:
①其政治动因和文化内涵(实质)是:“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意识形态)”;
②有利于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1、思考:胡适与白话文及文化平民化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主题: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实质:文学革命
2、认识“文学革命”的意义:
①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准备。
五 四 运 动陈独秀等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等封建统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参照上图,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是中国现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
②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专制主义;
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④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
⑤推动了文化平民化;
⑥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⑦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⑧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材料2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材料1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阅读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局限性: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原因见《全解》p208)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反映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它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中,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它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比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遗产当做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但是,这并不影响新文化运动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拓展: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思考:可能是什么新的发展?提示:
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参见P154第25课)。 他们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引来天火的“南陈北李”。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B2、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推崇孔子; 陈独秀等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D、扩大自身的影响B3、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 的继续.这是指它( )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 
A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
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
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B5、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D6、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作为矛头所向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落后
B、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尊孔复古思想逆流C7、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实质是为了( )
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B、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8、之所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 )
A、把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C、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A9、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是( )
A、让具有各种思想的学者任教
B、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鼓励学术研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