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3 10:18:17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篇章:
迈进工业强国梦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工业强国梦2、主张“实业救国”实业家的是?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张謇
大生纱厂建立政权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为了给什么
发展创造?“工业强国梦”之背景1、创造发展的条件2、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比较量表说明新中国的什么问题? 农业国
经济基础差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说明了什么问题?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国工业水平很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第一次走出国门,踏上了开往苏联的专列。在参观了制造吉斯汽车的斯大林汽车厂之后,毛主席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Made in China落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①目的:
②时间:
③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19—20,完成问题做好笔记。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①目的:
②时间:
③基本任务:1953- 1957年底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请你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呢??材料一: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1、受苏联发展的影响材料二: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
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 经过抗美援朝战争, 我们
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在运输上, 我
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既然我们还不能
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
汽车, 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
自己生产这些东西, 就要搞重工业!2、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尤其国防建设的需要。四二三一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4321一桥二铁三公四厂(1)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1952年10月27日鞍钢生产的第一根无缝钢管,钳工邵明祥,在钢管上刻下:“献给敬爱的毛主席”。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沈阳机床厂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2)交通成就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在整个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其中,建设川藏北线就牺牲2000多军民 新藏公路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鹰厦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宝


路武汉长江大桥西北和华北
工业基地长春鞍山武汉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东北
工业基地沿海
工业基地(3)工业基地的形成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比195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25% ,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29%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结果何意义: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分析“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对今天国家有那些启示?苏联的有力帮助材料二: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人民群众勤劳奋斗启示:必须永远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走独立自主科技强国之路。 第二篇章:
追求民主与法治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封建
君主专制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人民当家作主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北京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①宪法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因此,宪法又被称为母法,是法律的法律。拓展延伸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两会”,每年3月“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五年为一届,每年会议称某届某次会议。五年计划(从2006年起改名为五年规划)。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编制出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三个五年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五计划”
(1953-1957)
民主政治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性质背 景基本任务成就及意义课堂小结经济建设 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