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改造
背景 :
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了土地。但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分散经营
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不能合理利用耕地
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形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集体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结果: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社员学习毛主席的指示
1956年,向毛主席报喜
模范生产小组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建立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知识要点:
二、公私合营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怎么办?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缺的发展。
私营工商业中心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谋取暴力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进行多次斗争。
(1)时间:1954年起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
表居于领导地位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公私合营
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红利,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私合营
社会: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工人: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
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三大改造的完成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实质:
生产资料 私有制 转变为 公有制
1. 学习了《三大改造》一课后,史海聆潮网站组织同学们对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的最大区别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下面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受到农民的欢迎
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B
2. “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C
3.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国情,富有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下面属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的是( )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C
4.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D
5.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D.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