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6 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6 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3 13:18:48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天子宁有种耶? 兵强马壮者为之耳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 宋 一、北宋的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公元960年开封
(东京)赵匡胤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用一场刀光剑影,换来黄袍加身
看窗外霜叶飘零,砸疼彷徨眼神
月光入秋更深,揣测着人心得几分
江山如何坐稳,一声叹息一缕白发成┅┅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君臣密谈、谋划天下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①中央: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多重机构)夺其权(行政权)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夺其权(行政权)②地方:①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多重机构)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 《宋史·职官志》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制钱谷(财政权)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收精兵(兵权)1、“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2、控制军队调动,使得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3、将领定期换防,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夺其权(行政权):
中央:
地方:
制钱谷(财政权):
收精兵(兵权):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1、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置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 转运使 ,收缴地方财税归 中央 。1、“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2、控制军队调动,使得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3、将领定期换防,兵不识将,将不识兵。2、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P30“材料研读” 1、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3、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百官皇 帝中央集权削弱
相权具体措施强化君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那大家想想: 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地方势力过弱,对北宋有没有影响呢? 边防空虚,无力抵御西方边陲小国的进攻,造成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应保留。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在这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人担任同一职务,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冗官冗费 措施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①重用文官宋太祖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三、重文轻武——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装横跋扈的弊端重现(目的) 措施①重用文官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A、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表现影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三、重文轻武——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装横跋扈的弊端重现(目的)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宋)曹翰《退将诗》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 做针。
——(宋)谚语VS唐朝武将宋代文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重文轻武 材料:
“一岁所用,养兵之费长居六七”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冗兵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消极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将不专兵,兵无 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积极影响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宋太祖时北宋疆域 宋太宗时,灭吴越、闽南、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局部统一。P28宋朝政治特点: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
分化事权、 内外相制;
强干弱枝、 守內虚外。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收回兵权
中央:分化相权
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权、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当堂训练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
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DA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4.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是( )
A.文臣 B.武将
C.手工业者 D.商人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