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3)(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3)(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30 17: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 )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①指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②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③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④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主要经验是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③其实践和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④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巴黎公社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
A.资本主义社会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6、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7、恩格斯说:“这次革命(指1848年巴黎工人6月起义)到处都是工人阶级干的,构筑街垒和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程度。“意思是( )
A.工人阶级还未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B.缺少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
C.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8、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
A.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必然结果
C.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D.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9、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这面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巴黎公社成员 D.拿破仑
10、巴黎公社产生的社会环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 B.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处于上升时期
C.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 D.普法战争激化了法国巴黎的阶级矛盾
11、“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目的”是( )
A.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建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盟
1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规定:“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这一观点的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13、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所有制变更的是( )
A.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由工人合作社管理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
14、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中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15、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6、“我们过去是工人,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B.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弱小而失败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7、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轰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18、《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得人心。一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战争 D.巩固苏维埃政权
19、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2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推进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理论指导、史料研习、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攻打冬宫 井冈山会师
某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22、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三
(1)料一,“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请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上述理论在哪些国家得以成功实践。
标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D
D
B
C
D
C
C
C
B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C
A
B
C
21、参考答案: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2)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3)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中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22、(1)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2)《共产党宣言》;中心内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俄国(或苏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