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复习化学-2、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
1、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
气体 /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纯净的氢气安静的燃烧,有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一氧化碳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
水蒸气 通过白色硫酸铜固体粉末 白色粉末变蓝
H+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
用pH试纸测量其pH pH小于7
OH-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用pH试纸测量其pH pH大于7
CO32- 滴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物质鉴别:
(1)一剂鉴别(限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
(2)无剂鉴别(不用任何其它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通过感官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连环鉴别出来。
②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鉴别出来时,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产生不同的现象,即可加以区别。
③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出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
(3)不限制试剂鉴别一组物质的方法:鉴别组内物质的方法有多种,最好选最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4)逐一检出同种溶液中不同阴离子的方法:前面加进去的试剂不能干扰后面的离子的检验。
【例1】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A.用铜片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C.用蒸馏水鉴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盐酸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例2】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钠溶液、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不用其他
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最先鉴别出来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硝酸钠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答案】D
【例3】只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步操作便可鉴别HCl、NaOH和NaCl三种溶液,这种
试剂是( )
A. 碳酸钠溶液 B. 稀硫酸 C. 石蕊试液 D. 石灰水
【答案】C
【例4】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中和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
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实验序号 所用试剂 现象及结论
A 铁粉 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
B pH试纸 测得pH﹥7,则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C 酚酞溶液 溶液为无色,一定恰好中和
D 少量硫酸铜溶液 没有蓝色沉淀,不一定恰好中和
【答案】C
【例5】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①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燃 闻气味
② 食盐水和水 测pH 蒸发结晶
③ 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加水溶解 加入盐酸
④ 镁条和铝条 在空气中点燃 加入稀硫酸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答案】D
【例6】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HCl、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将混合
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Fe2O3,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是有黑色物质生成;再通过
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小;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假
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示: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比)( )
A. 一定有CO和HCl,肯定无N2 B. 一定有CO和N2,可能有HCl
C. 一定有CO和HCl,可能有N2 D. 一定有CO和N2,肯定无HCl
【答案】D
【例7】 下列各组溶液中,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开来的一组是( )
A. NaOH、FeCl3、MgSO4、NaCl B. KOH、HCl、CuSO4、KNO3
C. Na2CO3、BaCl2、HCl、KCl D. Na2CO3、KNO3、NaCl、CaCl2
【答案】D
【例8】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
为 。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 。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
(3)若甲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其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则甲的
化学式为 ,它属于(填序号) 。
A. 有机物 B. 纯净物 C. 混合物 D. 化合物 E. 氧化物
(4)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则甲的俗名是 ;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 7(填“<”
或“>” 或“=”),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 。
(6)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
甲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7)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A. 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 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 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 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8)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 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 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1) H之前的金属 (2) (3)C2H5OH A B D
(4) 小苏打,NaHCO3 + HCl NaCl + CO2↑ + H2O
(5) >,CO2气体与甲发生反应
(6) (答案合理即可,如其他可溶性碳酸盐等)
(其他合理答案应与上一空相对应)
(7)D (8)BD
一、.物质分离: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原来的存在
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二、物质提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在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
杂。提纯的基本原则是:“不增、不减、好分”
(1)固体物质提纯
①吸收法:例如: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②沉淀法:例如:要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铁杂质,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氢氧化钡溶液。
③气化法:例如: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稀盐酸。
④互变法:例如: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杂质,可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
⑤置换法:例如:要除去后边括号中的杂质:Cu(Zn),可加入稀盐酸、稀硫酸或铜盐溶液。
⑥加热法:例如:要除去括号中的杂质,CaO(CaCO3),可将混合物高温煅烧。
(2)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易溶性气体,如HCl、NH3等
强碱溶液(NaOH) CO2、SO2、HCl、H2S等
碱石灰(NaOH+CaO) CO2、H2O(气体)、H2S等
灼热的CuO H2、CO
灼热的铜网 O2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不能干燥的气体
酸性 浓硫酸 H2、O2、CO2、CO、CH4、N2、SO2、HCl NH3
碱性 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 H2、O2、CO、CH4、N2、NH3 CO2、SO2、HCl
中性 无水氯化钙 大部分气体
【例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
C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加适量CaCl2溶液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
【答案】C
【例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二氧化锰 氯化钠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过量稀盐酸,加热蒸发
C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答案】B
【例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①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② CO2[来源:学科网] H2O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③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④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例12】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CaCO3和Na2CO3 鉴别盐酸、NaCl溶液、Ca(OH)2溶液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除去CO2中的少量水蒸气
方案1 加水 滴加碳酸钠溶液 滴加适量Na2CO3溶液 通过浓硫酸
方案2 滴加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滴加适量NaOH溶液 通过NaOH溶液
【答案】C
【例13】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
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
实验。(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盐酸
④稀盐酸 ⑤澄清的石灰水 ⑥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分以下两步进行:(所选的试剂均用序号表示)
⑴ 关闭b、c,打开a、d,则甲中试剂为 ,丙中试剂为 。若乙装置中的现象
是 ,说明甲装置中反应是充分的。 此步实验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⑵ 在甲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试剂②或④,关闭活塞 (填写序号,下同),打开活
塞 ,再经过丙装置后即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此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为 。
【答案】(1) ⑥ ① 溶液不变浑浊(答案合理即可) CO
(2) a、d b、c
Na2CO3+2HCl==2NaCl+ H2O+ CO2↑或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例14】用括号内物质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种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HCl、Na2CO3、NH4Cl三种溶液(石灰水)
B.CuO、Fe、C三种固体(稀硫酸)
C.HCl、NaOH、Na2CO3 三种溶液(酚酞试液)
D.BaSO4、NH4NO3、NaCl三种固体(水)
【答案】C
【例15】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 丙:KCl(KHCO3) 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干燥;
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②,乙-④ B.乙-③,丙-①
C. 丙-①,丁-② D. 丁-①,丙-④
【答案】A
【例16】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
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
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Na2CO3,无CaCl2
B.肯定有Na2CO3、Na2SO4,无CaCl2
C.肯定有Na2CO3、Na2SO4,可能有KNO3、CaCl2
D.肯定有Na2SO4,可能有KNO3、CaCl2
【答案】A
【练习1】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 加适量稀盐酸 加锌粒 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 用水洗涤 加石蕊溶液 通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B
【练习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CaO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答案】C
【练习3】 三瓶遗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鉴别这三瓶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 ①气体a的名称是 ,原A和B两只试管所盛溶液中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 。
②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2)若遗失标签的是盐酸、碳酸氢钠、氢氧化钙三瓶溶液,鉴别时不需外加任何试剂,只需将其中的溶液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 ,则①是 。
【答案】
(1)①二氧化碳 NaOH Ca(OH)2
②CO2 + Ca(OH)2 = CaCO3↓+ H2O
③碳酸钠溶液
(2)一个有气泡,一个无明显现象 盐酸
(或一个有气泡,一个有白色沉淀 碳酸氢钠溶液;
或一个有白色沉淀,一个无明显现象 氢氧化钙溶液)
模块一 物质的鉴别
基础达标
能力提升
模块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基础达标
能力提升
混合气体→
→接气体回收装置
a
b
c
d
甲
乙
丙
复习巩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