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本卷总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假如时空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
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
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能使用工具劳动 B、群居生活
C、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D、几十个人一起过着氏族生活
3、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
A、知道定居生活 B、注意防寒
C、开始种植 D、懂得爱美
4、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
时代的人面鱼纹图案,创造这一图案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暑假期间,晓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以下第6-14题是他们的活动中的情景:
5、活动中,营员们拜祭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你知道他们去的是哪里吗(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二王庙
6、在夏令营活动中,沉默寡言的张芳生病了,大家七嘴八舌,有人问:“中华医药学的创始人是谁呀?”你能试一试告诉他正确答案吗?(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7、老师让王华同学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李明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
A、战争 B、禅让 C、世袭 D、暴力
8、.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尧让位给舜 B、舜让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9、有一个夏令营营员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名称一样。”那该营员姓( )
A、夏 B、商 C、周 D、秦
10、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11、听历史故事可以调节我们学习历史的心情,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萧童同学在休息的时候,给大家讲了“朝秦暮楚”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
A、秦国的统一战争 B、合纵连横的斗争
C、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 D、百家争鸣
12、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奴隶获得了自由
13、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让”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14、下列各项,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负有的义务的是( )
A、交纳贡品 B、交纳赋税 C、派兵作战 D、服从命令
15、有关晋楚争霸的成语典故是( )
①尊王攘夷 ②退避三舍 ③负荆请罪 ④问鼎中原 ⑤卧薪尝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B、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D、春秋因鲁国编年体史书而得名
17、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能雷厉风行的推进 B、顺应历史的潮流
C、秦朝封建经济的发展 D、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18、大家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其讽刺的是( )
A、因循守旧 B、宽厚仁慈 C、消极避战 D、贪图享乐
19、对甲骨文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指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 文字
B、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C、主要内容是商朝的占卜结果
D、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没有渊源关系
20、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飞沙堰
二、连线题 将下列两题下面对应的连线:(6分)
21、 北京人时代 铜铲
半坡聚落 铁犁铧
西周 打制石器
战国时期 钻孔石斧
三、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4分)
22、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炎帝,从此炎帝归附皇帝,二部走向联合(2分)
23、小明去博物馆参观,看见了很多青铜器,上面铸刻了甲骨文(2分)
四、列举题(12分)
24、举出你知道的4个和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有关的成语(4分)
25、列举战国时期主要学派及其思想(8分)
五、材料分析题:(26分)
26、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
(2)这场变法主要内容有哪些 有什么重要意义 (6分)(3分)
27、读史画图
西周等级示意图,反映了西周时期各阶级阶层的社会地位。
(1)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3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性诸侯 D、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西周初年实行的分封制主要有哪些内容?(4分)
(3)根据你的理解,画一幅西周社会分封示意图。(8分)
六、看图回答: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28、(1)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国末期“合纵”或“连横”的主要含义。(6分)
(2)初一(1)班李明同学有一困惑:六国合纵,其势远大于秦,为什么秦国最后完成了统一?(6分)
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答案
1~5、ADDCA 6~10、BBCAC 11~15、BCDAC 16~20、CBADC
21、北京人时代 铜铲
半坡聚落 铁犁铧
西周 打制石器
战国时期 钻孔石斧
22、“涿鹿之战”改为“牧野之战”
23、 “甲骨文”改为“金文”
24、守株待兔、卧薪尝胆、掩耳盗铃、滥竽充数、楚王问鼎等等
25、儒家:“仁政”“民贵君轻”
墨家:“兼爱”“非攻”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法治”“中央集权”
26、(1)商鞅 秦孝公
(2)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意义:通过这次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27、(1)D
(2)主要内容:A: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授民授疆土”
B: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
(3)图略(见基础训练)
28、(1)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国在西部,其他六国分布在东部,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2)A、东方各国之间,在苏秦劝说下,虽有短暂联合,但各顾自身利益,矛盾重重,难以形成真正的联盟。
B、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国家。
C、秦国实行连横策略,收买拉拢,各个击破。所以,秦完成统一就成为必然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