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9《英国工业革命》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3.9《英国工业革命》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01 14: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观察比较下面两图,从图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手工劳动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制1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教材P38)含义工业革命: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材料5问题探究一: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垄断法终止了王权在创造专利上的特权,在历史上比单纯对国王权力的制止更加重要。 … …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 …现在舞台已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教材P38<名家史论>) ——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材料1—政治前提材料2圈地运动—自由劳动力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最为典型。据统计,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57年-1815年间,从印度掠走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富。
材料3海外殖民、奴隶贸易 —资本 、国外市场 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小的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的操作。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
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教材P39)材料4发达的手工工场—分工、技术这是18世纪的绘画,描绘了在英国朴次茅斯港乘船及上货的情形。图片也反映了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兴盛。材料5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经济驱动力材料2材料3材料5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政治前提圈地运动
—劳动力发达的手工工场
—分工、技术
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
—经济驱动力
海外殖民、
奴隶贸易
—资本、市场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不再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棉纺织万能
蒸汽机煤炭
钢铁运输业动力能源、材料运输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问题探究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机”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1771年,阿克莱特建水力纺纱厂
——现代工厂诞生英国早期水力纺纱厂1782年,瓦特研制 “万能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斯蒂芬逊1814年他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830年,在英国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正式使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全长37英里的客运铁路建成通车到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 工业革命的地域扩展英国 问题探究三: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材料1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英国主要工业指标1848年英国基本国情英国——“世界工厂” 19世纪英国各职业比重的变化1841年1871年产业结构—工业比重扩大材料2 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材料3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的52%,1890年占90%,英国城市化规模以空前速度发展。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加速材料4伦敦:1800年100多万人口,1850年达到200多万,增长一倍多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13个,1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有7个 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和黑夜作息的分界,日出和日落是时间的尺度。工业化以后,劳动者不再按照自然界的昼夜交替或人体的生物钟作息,而是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和机器的要求。日出日落失去意义,钟表应运而生,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下强了起来。田园诗般的悠闲生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紧张生活。生活方式变化材料5 (工业化以后)这种生活方式有很多新的特点,总的趋势是人们追求生活的方便和舒适,无论是衣、食、住方面还是在娱乐方式方面,文明程度都有很大提高。

——《工业文明》 18世纪英国咖啡馆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产业革命后)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机器的成绩》  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贫富分化加剧材料6 十九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环境污染材料7P41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指出:“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主 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理解
沟通
欢聚
合作” ???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2、产业结构的变化3、阶级关系的变化4、城市化加速——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奠定英国成为19世纪世界强国的基础——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英国工业革命条件进程开始标志:发明、使用机器(棉纺织)
动力革新:瓦特“万能蒸汽机”
新能源、新材料:煤炭、钢铁
运输:蒸汽机车、铁路影响生产力发展
产业结构变化
阶级关系变化
城市化加速
.社会生活方式变化
.产生贫困、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政治前提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奴隶贸易
—劳动力、资本、 市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分工、技术
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 —经济驱动力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结构式
板书 小结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发生的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马车与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运用。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欧洲的经济发展日益加快。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课后
训练材料一 工业革命下的纺织工厂及火车请思考:
材料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善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课后
训练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课后
训练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答案: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课后
拓展 课后请对上海的城市发展情况作一小调查,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问题思考,为了保持上海魅力城市的优势,我们应从工业革命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请给市政府提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