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
2.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 ,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归纳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成就,分析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难点】总结宋代经济集中发展的区域,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理解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1.农业的发展
(1)南方经济的发展:自______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______,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______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______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2)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3)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③______。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__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______。
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
(3)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_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4)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特别是东南地区。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总结归纳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结合P42相关史实)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二、当堂训练、检测固学
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3.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筒车 ②司母戊鼎 ③《天工开物》 ④“交子” ⑤麻沸散
A.⑤②①④③ B. ②⑤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⑤②①③④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